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2课我向国旗敬个礼(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国歌交流知晓国歌歌名是《义勇军进行曲》,回忆奏唱国歌场景讨论中再次认识到国歌和国旗都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观看视频了解《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由来、成为代国歌历程及祖国发展变化,体悟国歌蕴含的精神内涵,热爱国歌,初步树立国家观念,初步做到自觉践行“爱国”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2.联系生活交流国歌奏唱的基本礼仪,借助创编的国歌奏唱常见误区有声绘本开展辨析,适时补充相关国歌法规定,学生明晰并初步学会遵守国歌奏唱的礼仪规范。
3.开展现场升旗国歌奏唱模拟活动,学生在演练中践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的礼仪规范,在生活中能自觉维护国旗、国歌的尊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唱国歌,知道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2.遵守国歌奏唱礼仪,能大声跟唱国歌。
教学难点:
1.知道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初步了解国歌的历史和精神内涵。
2.初步树立国家观念,践行“爱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过程
活动一:国歌知识知多少
1.聆听国歌,了解歌名《义勇军进行曲》
(1)欢迎学习伙伴鸣小鸡,鸣小鸡请学生听国歌。
(2)这是什么歌?歌的名称是什么?
(3)学生听完国歌后交流,明晰这是国歌,名称是《义勇军进行曲》。
(4)鸣小鸡补充: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出示国歌法第二条)。
2.链接生活,理解国歌是国家象征和标志
(1)你还在哪里听到过《义勇军进行曲》?
(2)学生回忆生活并交流。
(3)补充并提问:老师们每年要开教职工大会,会唱国歌,国家在重大庆典活动中,也会奏唱国歌,为什么这些场合都要奏唱国歌呢?
(4)学生思考并交流。
(5)小结:国歌和国旗一样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在重要场合都应当奏唱国歌。(板书:国歌是国家象征)
【设计意图】继续邀请学习伙伴鸣小鸡参与互动学习,在鸣小鸡的提问与介绍中知道国歌全称,回望生活并思考奏唱国歌的意义,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积极参与,加深了对国歌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了学生对国歌的热爱,培养其国家意识。
活动二:国歌由来我知道
1.看绘本故事,了解《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由来
(1)国歌是怎么来的?播放九十多年前中国受到外敌侵略视频。
(2)学生质疑:这些画面和《义勇军进行曲》有什么关系?
(3)补充播放田汉聂耳创作国歌的绘本故事。
(4)了解了《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故事,你觉得这是一首怎样的歌?
(5)学生交流感悟。
(6)小结:这样的一首歌,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中华民族顽强的斗志和热血,国歌激昂的旋律是中华儿女英勇无畏精神的体现。
2.看相关视频,了解《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代国歌发展历程
(1)《义勇军进行曲》鼓舞着中国人民,经过十多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迎来了抗战的伟大胜利。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有人提议将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播放《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新中国代国歌过程的视频)
(2)学生思考并交流:《义勇军进行曲》中的歌词要不要更改?
(3)补充:《义勇军进行曲》正式成为代国歌,播放视频《国歌激励一代代人奋勇前进》,你还觉得这只是一首普通的歌吗?
(4)学生交流感悟。
(5)小结:义勇军进行曲,从战歌,到国歌,到凯歌,成为中华儿女的奋斗号角,会永远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前行。国歌所承载的爱国情怀和奋勇前行的民族精神永远激励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6)出示评价单,学生自主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搜集史料编制而成的《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由来视频,感悟其内涵,观看《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代国歌的视频,体会国歌承载的爱国情怀和奋勇前行的民族精神,这样喜闻乐见、直观形象的方式,有效地帮助了学生对国歌历史与内涵的了解,热爱国歌,热爱祖国的感情油然而生。
活动三:唱响国歌我能行
1.联系生活,聊聊已知的奏唱国歌礼仪
(1)在重要场合,自觉唱国歌是《国歌法》对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出示国歌法条文)。那奏唱国歌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交流已知的奏唱国歌礼仪。
(3)小结: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首先要做到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同时要自觉大声唱。
2.观看绘本,辨析易错的奏唱国歌礼仪
(1)看绘本,想一想他们做得对不对?
我们来看看这几位小朋友做得对不对?(呈现有声绘本)
(2)学生表达观点和理由,教师适时点拨引领。
小朋友1:因为不会唱国歌,所以升旗仪式,奏唱国歌时就不唱了。
预设:一号小朋友不会唱就不唱了,这样不对。
师:不会唱要学起来唱,音乐课上认真学,跟着跟着就会了。
小朋友2:会唱国歌,但是不好意思唱,所以也不唱国歌。
预设:二号小朋友不好意思唱就不唱了,也不好。
师:国歌是祖国的象征,奏唱国歌是基本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