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下面是开场白,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走进乡村民间,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徐徐展开。随鲁迅先生走进平桥村,感受乡民待客的礼数,欣赏那皎洁的水乡月色;随诗人贺敬之重回延安,那盈①(眶框)的热泪,激荡在风情浓郁的信天游中;随刘成章先生来到黄土高原,感受令人亢奋、气势磅礴的腰鼓声;随吴伯箫一起与“灯笼”结缘、感受岁月沧桑、人情②(事世)故……沉浸在这些民俗风情中,我们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数????磅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①????②
二、综合性学习
①把模具放到搅匀的纸浆中轻轻晃动,直到其表面的纸浆看起来平坦,然后将模具以水平姿势慢慢取出来。
②将捞取的湿纸片以纸、水1:2的比例,倒入果汁机中打成糊状的纸浆,再将纸浆倒进脸盆,加入等量的水稀释搅匀。
③将模具放在阳光充足的平坦地面上风干,风干过程中,也可用颜料轻轻着色或将花、叶等饰物贴到纸浆上,待风干后再将纸张从模具上轻轻揭下。
④将废纸剪成碎小的纸片,浸泡水中24小时。
2.再生纸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传统工艺,它是一种以废纸为原料加工生产的纸张。小组搜集了介绍再生纸制作流程的如上材料,请你各用4个字,提取下面四个流程的主要信息。
①;②;③;④.
3.上面四个造纸流程的顺序已被打乱,为方便大家“造纸”,请你按照造纸的流程正确排序。
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三、语言表达
4.小组成员想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清明节的传统习俗,需要给下面文字材料配一幅图。A、B两幅备选图,你建议选择哪一幅?请结合画面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清明,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清明”有“气清景明”之意。
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此时,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清明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等习俗源远流长,至今传承不辍。此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植树、拔河等众多户外游乐活动。
四、名句名篇默写
5.小组成员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感言,请你将空缺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追随文人的脚步,探寻民俗风情,感受厚重文化。贺敬之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与亲人相见,感受“米酒油馍木炭火,”(贺敬之《回延安》)的温馨场景;随渔人来到桃花源,看到“,”(陶渊明《桃花源记》),感受桃花源内老老少少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淳朴民风;随柳宗元来到小石潭,欣赏“,”(柳宗元《小石潭记》),自由游弋的鱼儿和清澈的潭水,令人心旷神怡。诵读《诗经》中的“关关雎鸠,。窈窕淑女,”(《关雎》),让我们感受先民们纯真的爱情;诵读“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关雎》),让我们了解男子亲近女子时的独特风俗礼仪。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
①那年夏天,我十岁,我家从小镇搬到青龙桥村,房东徐家姆姆的侄子阿肖是我的同学,现在我们成了邻居。
②妈妈对我说,阿肖三岁没了妈妈,只好把他寄养在婶娘家,婶娘视他为亲生儿子。
③一天晚上,徐家姆姆来我家串门。我俩正要去玩,却被阿肖婶娘拉住,她严肃地对阿肖说,小因学习成绩优秀,你要好好向他学习。
④徐家姆姆和我妈妈家长里短地聊着。阿肖悄悄告诉我,明天下午钓虾去,有大老钳黑将军……
⑤次日一早,阿肖带了镰刀和小铁盒,找我去挖小蚯蚓。我问阿肖,你怎么知道哪里有蚯蚓?阿肖说,首先找潮湿的地方,看地上有没有菜籽样的泥丸,泥丸下就有蚯蚓!我们到菜园挖,装了一小铁盒蚯蚓。阿肖又拿了几只大头钉,用老火钳弯成半圆的虾钩。
⑥吃罢午饭,阿肖找了一根小竹竿,喊我出发。大姐对他说,我弟不会游泳,你帮我照看好。阿肖大声说,姐,放心。我们飞奔而出,很快,来到一座石河桥边。阿肖说,这桥下的虾特别多。我们在桥边的石阶上坐定。阿肖打开小铁盒,把半条小蚯蚓套到虾钩上,把虾钩撒到清澈的水里。不一会儿,水底石缝里伸出两只长长的黑虾钳,东晃西晃,连饵带钩抓住不放。阿肖沉着地把虾钩上的线放长,黑老钳咬住饵不动,一等钩线松动,它便缩进石缝。待黑老钳吃牢了,阿肖镇静地手持钓竿朝上一挥,黑老钳“啪嗒”一声,落在身后石级上。我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