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docx
文件大小:106.12 K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3-25
总字数:约1.18万字
文档摘要

第PAGE18页(共NUMPAGES18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2024秋?榆次区期中)大自然中的音乐与数学有着奇妙的联系,蟋蟀鸣叫就是其中的一种.据悉蟋蟀鸣叫的次数与气温关系密切,项目化学习小组统计了本地不同气温下某种蟋蟀每分钟鸣叫的次数,汇总如下表:

气温(℃)

11

13

15

蟋蟀鸣叫次数(次/分钟)

56

70

84

若这种蟋蟀每分钟鸣叫次数为112次,则该地当时的气温约为()

A.17℃ B.18℃ C.19℃ D.21℃

2.(2024秋?庐阳区校级期中)某校在定制“中考红色战袍”时,小明了解到尺码与衣长的对应关系如表:

尺码

S

M

L

XL

2XL

衣长/cm

67

69

71

73

75

若小明需要定制5XL,则他的衣长是()

A.81cm B.83cm C.85cm D.87cm

3.(2024秋?东昌府区校级期中)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cm)与所挂的物体的重量x(kg)间有下面的关系:

x

0

1

2

3

4

5

y

10

10.5

11

11.5

12

12.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与y都是变量,且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B.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10cm

C.物体质量每增加1kg,弹簧长度y增加0.5cm

D.所挂物体质量为7kg时,弹簧长度为13cm

4.(2024春?内乡县期中)某地区用电量与应缴电费之间的关系如表: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用电量(千瓦时)

1

2

3

4

应缴电费(元)

0.55

1.10

1.65

2.20

A.用电量每增加1千瓦时,电费增加0.55元

B.若用电量为8千瓦时,则应缴电费4.4元

C.若应缴电费为2.75元,则用电量为5千瓦时

D.若小明的应缴电费比小红多2元,则小明的用电量比小红的用电量多1.1千瓦时

5.(2024秋?海淀区校级月考)气球内充满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气压p(单位:千帕)随体积V(单位:立方米)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那么在这个温度下,当p>3时,V的取值范围是()

V

64

48

38.4

32

24

p

1.5

2

2.5

3

4

A.V>32 B.V<32 C.0<V<32 D.V<32且V≠0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2024秋?榆次区期中)亮亮在帮妈妈收拾碗筷的时候,发现同款盘子摞在一起的高度y(cm)与盘子的数量x(只)之间的几组对应值如下表,则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

盘子数量(只)

1

2

3

5

盘子高度(cm)

3

4.5

6

9

7.(2024?工业园区校级模拟)一支原长为20cm的蜡烛,点燃后,其剩余长度与燃烧时间的关系如表:

烧烧时间/分

10

20

30

40

50

剩余长度/cm

19

18

17

16

15

当这支蜡烛的剩余长度为10cm时,这支蜡烛燃烧了分钟.

8.(2024秋?让胡路区校级期中)点燃一根蜡烛后,蜡烛的高度h(厘米)与燃烧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t/分

0

2

4

6

8

10

h/厘米

30

29

28

27

26

25

则蜡烛的高度h(厘米)与燃烧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式.

9.(2024秋?扶风县期中)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y(米/秒)(简称音速)与气温x(℃)之间的关系如下:从表中可知音速y随温度x的升高而;在气温为15℃的这天召开运动会,某人看到发令枪的烟0.3秒后,听到了枪声,则由此可知,这个人距发令地点米.

气温x(℃)

0

5

10

15

20

音度y(米/秒)

331

334

337

340

343

10.(2024春?阳山县期末)我国首辆火星车正式被命名为“祝融”,为应对极限温度环境,火星车使用的是新型隔温材料﹣﹣纳米气凝胶,该材料导热率K(W/m?K)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根据表格中两者的对应关系,若导热率为0.6W/m?K,则温度为℃.

温度T(℃)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导热率K(W/m?K)

0.15

0.2

0.25

0.3

0.35

0.4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1.(2024秋?丽水期末)盘秤是一种常见的称量工具,指针转过的角度与被称物体的重量有一定的关系,如表所示:

重量(单位:千克)

0

2

2.5

3

b

指针转过的角度

36°

54°

180°

(1)请直接写出a、b的值;

(2)指针转过的角度不得超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