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常见的酸、碱、盐;1.25℃时4种洗手液的pH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的酸性比b的强
B.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C.c的碱性比d的弱
D.a和d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2.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中,仅用酚酞溶液及同组物质之间的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NaOH、H2SO4、HNO3
KOH、HCl、NaOH
KOH、NaCl、NaOH
KOH、NaCl、HCl;3.某实验小组分别向几种试剂中滴加自制的紫薯汁,现象如下表所示。;4.过氧乙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作为一种较为广泛使用的杀菌剂,它可以迅速杀灭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它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易溶于水,有强酸性,易分解。
(1)上述信息中,属于过氧乙酸物理性质的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乙酸溶液的pH____7(填“”“=”或“”)。;(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填字母)。
a.配制过氧乙酸溶液时,应戴乳胶手套,防止溶液溅到皮肤上
b.可用过氧乙酸对铁质器具进行消毒
c.如果过氧乙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d.过氧乙酸长时间放置不会降低其杀菌效果;5.某同学用pH传感器测定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1)当反应进行至A点时,滴入稀盐酸的体积为______m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3)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若用酚酞溶液作该反应的指示剂,溶液在______(填A、B或C)时呈红色。;6.《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古人曾在草木灰(含有K2CO3)的水溶液中加入贝壳烧成的灰(主要成分为CaO),利用生成物中能够去污的成分来清洗丝帛。
(1)请写出上述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6.《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古人曾在草木灰(含有K2CO3)的水溶液中加入贝壳烧成的灰(主要成分为CaO),利用生成物中能够去污的成分来清洗丝帛。
(2)请你推测生成物中能够去污的成分,并说明理由。;7.某工厂化验室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4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H2SO4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