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2021.2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
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 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
C.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 D.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
“大约有2%的考生能通过地方考试,然后参加几星期后的县城考试,有幸通过县城考试的人(约一半考生)有资格担任较小的官职,并可进一步参加在省城举行的乡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成功者有资格参加在京城举行的会试。只有6%的考生能通过会试这一“篱笆”,并获得担任较高官职的资格。这些人中通常又只有1/3的人能通过由皇帝亲自组织的主持的最高一级的殿试。”材料表明科举制()
有利于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更有利于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C.基本上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通过选拔方式和程序体现公平
3.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法”。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所占比例一开始只占10%,1930年占80%,1970年达到85%,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
A.削弱了精英政治的影响 B.缓和了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C.保证了公共行政的稳定性 D.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唐律》对婚姻中的法律关系作了明确规定,如:“同姓为婚者,徒三年”;为维护家族利益,丈夫可以以“七出”为由休妻,但妻子若无“七出及义绝之状”而被抛弃,或者丈夫“以妻为妾者”,则要“徒三年”。这些规定旨在
维护宗法伦理秩序 B.改变婚姻关系现状
C.贯彻理学道德纲常 D.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下面是某电视剧的台词节选。“我们以教化服之,以文明导之,不以你日本粗鄙落后、愚昧无知而将其视为可欺可压任我宰割的犬羊,而是敞开国门,大张教化,我之先进,我之优秀,任尔学之!”这段台词描绘的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下面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实行的赋税制度。对此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 )
以庸代役利于保证农时
魏晋时期开始实施该赋税制度C.一年分夏秋两季征收税
D.国家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隋朝的户籍制度:有家室的丁男,每年服徭役二十日、缴纳租粟三石、调绢二丈、绵三两等;同时规定,地方官员每年要亲自实地査验户口、年龄、疾状(健康状况)。制定此户籍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保障农业劳动力充足 B.加强中央集权
C.防止小农经济破产 D.保障徭役陚税征收
马克思说:“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下列各项中,能与马克思这一观点相印证的是
工业革命的发展 B.第三产业的兴起
C.“福利国家”的建立 D.“新经济”的出现
9.16世纪伊始,随着新航路开辟,一方面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生根发芽。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新物种来到美洲。下列物种属于欧洲人带入美洲的是()
A.小麦、水稻、牛、马 B.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
C.玉米、水稻、牛、马 D.马铃薯、番茄、花生、葡萄
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据此可知
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
下面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GDP占世界比重变化图。对图中数据变化解读合理的是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B.高收入国家的制造业发展萎缩C.中低收入国家的产业发展均衡 D.新兴经济体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据统计,1851年英国总人口为1800万,其中农村人口占48%,而城市人口占52%。同期,法国、美国等仍然是农村人口占较大优势,而德意志、俄国和意大利农村人口更是占绝大多数,与英国的城市化相比较,这些国家简直是些“巨大的村庄”。材料说明
英国城市化居于领先地位 B.英国率先完成工业化进程C.法美产业结构优于德俄意 D.德俄意尚未开始工业革命
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三者对应的分别是()
葡萄牙、英国、美国B.英国、意大利、德意志C.西班牙、荷兰、意大利D.意大利、法国、荷兰
有人以“仲景未用”为由,反对“牵牛”入药。对此,李时珍说:“东汉时此药未入本草,故仲景不知,假使知之,必有用法,不应捐弃。况仲景未用药亦多矣,执此而论,盖矫枉过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