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任务二:亲近动物,丰富生命体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梳理本单元中人与动物相处的场景、细节,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
2.学会根据观察目的和对象,设计观察活动方案。
3.多方面观察动物并做好记录,既要客观、详细地观察所得,也要及时记下经历和自己的真实感受,体会生命的神奇与美好,为绘制插画做好准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根据观察目的和对象,设计观察活动方案。
2.多方面观察动物并做好记录,既要客观、详细地观察所得,也要及时记下经历和自己的真实感受,体会生命的神奇与美好,为绘制插画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项目介绍】
本项目基于人教版教材第五单元活动·探究单元,用“个性化的思考与情感表达”这一关键概念,用“如何处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这一本质问题重构已有课文,用“制作动物朋友纪念册”这一核心,引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社会性实践。
【项目实施·任务二】
一、导入
我们通过入项活动,已经明确了制作纪念册的内容和要求,并制订、完善了纪念册的评价量表。同时,通过任务一的阅读活动中,我们学习了观察动物的角度,并加深了动物和人类关系的理解。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任务二的活动:在观察中“亲近动物,丰富生命体验”。
“动物朋友纪念册”评价量表
评分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设计
封面版式有特色5
纪念册要素完整5
板块设计新颖5
图文搭配和谐5
字体格式美观5
内容
选材丰富10
形式独特10
推介
纪念册展示5
撰写推荐语10
“动物朋友纪念册制作”学习个人评价单
能力要素与分值
素质描述
满分
评分
总分
自评
他评
师评
主动提升基本素养(50分)
1.积极参与项目学习完成个人任务
14分
2.按时参与小组讨论
12分
3.主动查阅资料,学习推荐资源
12分
4.根据组员、组长与教师的意见完善自己的作品
12分
主动提升思维能力(30分)
1.遇到问题能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方法
10分
2.会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
10分
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积极调整方案
10分
主动提升个人素质(20分)
1.能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资源、成果和发现
5分
2.认真审阅组员作品,倾听组员意见,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5分
3.遵守小组协作的规则,善于协调
5分
4.约束自我,善于时间管理
5分
二、活动一:制订观察活动方案
为使观察活动更具有针对性,提高观察效率,请同学们根据小贴士,小组讨论,制定合理的观察活动方案,并阐述设计原因。
小贴士:
活动设计的一般步骤:
一、确定活动目标与主题
明确活动目的,设定活动主题:例如“探索动物世界,感悟自然魅力”,确保主题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意义。
二、选择观察地点与时间
观察地点:选择合适、安全且便于观察的地点。
观察时间:根据动物的活跃时间和天气情况,选择最佳的观察时间。同时,确保活动时间不会与学习和生活安排冲突。
三、准备观察工具
根据实际需要准备观察工具
四、制定任务清单
分组安排,明确分工:组建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协调和组织观察活动。
制定任务清单:明确每位组员的任务,如观察特定种类的动物、记录动物的外貌特征、行为习性等。
设计观察记录表
根据观察目的和对象,确定观察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观察记录表。
表格结构包括:①基本信息栏:包括观察日期、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②观察指标记录栏:针对每个观察指标设计相应的记录栏,用于记录观察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或信息。
六、整理观察成果与分享
学生阐述所设计的观察方案:
方案设计,特别是观察记录表的设计,可以根据生活、阅读经验和观察目的,自行选择角度。表单的设计,能让我们更好地观察动物,理解人与动物的关系。
三、活动二:我为纪念册画插画
在细致入微的观察旅程中,难免会遇到那些触动心弦、令人难以忘怀的瞬间。不妨让我们以画笔为媒介,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画面,将它们精心绘制成一幅幅生动的插画,镶嵌于我们的纪念册之中。这样一来,不仅能让回忆以更加鲜活、直观的方式跃然纸上,实现图文并茂的完美融合,还能让每一次翻阅都成为一次心灵的触动,重温那些温暖而珍贵的记忆。
1.好的插画不仅要展示静态的美丽图画,比如画观察到的动物外在形象,还能够通过图像来叙述故事。例如:
插画示例:
丰子恺《白象》插画
原文摘录:其余两匹小白猫,常在我的身边。每逢我架起了脚看报或吃酒的时候,它们爬到我的两只脚上,一高一低,一动一静,别人看见了都要笑。
画中就呈现出作者与小猫相处的亲切和自然。
2.结合任务一的阅读体验以及插画示例,我们制订了“我为纪念册画插画”的评价量表。
“我为纪念册画插图”评价量表
任
务
评价标准
评价
☆☆☆☆☆
☆☆☆☆
☆☆☆
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