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商帮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通用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探究商帮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通用版)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材内容为《中国近代史》中的“商帮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明清时期商帮的兴起、发展及其特点,以及商帮在商业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商帮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培养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商帮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提升历史解释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史料研读,理解商帮在商业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中的积极作用,增强史料实证意识。
3.激发学生对商帮历史的研究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提高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商帮产生的历史背景:重点分析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等因素对商帮产生的推动作用。
-了解商帮的发展特点:强调商帮的地域性、行业性、家族性和会馆组织形式等特征。
-认识商帮的社会作用:突出商帮在商业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中的积极作用,如促进商品流通、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文化交流等。
2.教学难点
-商帮的历史背景分析: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性,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过程。
-商帮的组织形式与特点:学生可能对商帮的地域性、行业性、家族性和会馆组织形式等特征理解不够深入。
-商帮的社会作用评价:学生可能难以全面评价商帮在历史进程中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例如,在商业竞争中,商帮可能存在垄断、欺诈等负面现象。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历史图片集
-课程平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平台,用于展示教学材料和资源
-信息化资源: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相关历史文献、商帮研究资料数据库、在线历史档案
-教学手段:历史视频资料、角色扮演活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商帮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历史上的商帮吗?它们在历史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展示一些关于古代商队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商帮的历史魅力。
简短介绍商帮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商帮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商帮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商帮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如商人、商会、商路等。
详细介绍商帮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商帮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
通过实例,如晋商、徽商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商帮在实际商业活动中的作用。
3.商帮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商帮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商帮案例进行分析,如晋商的票号、徽商的茶叶贸易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商帮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当时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以及商帮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商帮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商帮的兴起原因、商帮对地方文化的影响等。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商帮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商帮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商帮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商帮在历史进程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商帮的历史经验。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撰写一篇关于商帮的历史小论文,以巩固学习效果。
7.课堂延伸活动(10分钟)
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过程:
提供一些与商帮相关的历史书籍、纪录片或网站,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
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古代商人的生活和交易过程,增强学生的历史体验。
8.课后反思(5分钟)
目标: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高学习效果。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