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2.2文明交往我能行说课稿粤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2.2文明交往我能行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
3.授课时间:2024年秋季学期第X周X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文明礼貌的交往素养,提升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文明交往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礼貌用语,尊重他人,增进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文明礼貌用语的实际应用。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掌握在不同场合下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如问候、道歉、感谢等。
-重点二:尊重他人的行为表现。强调在交往中尊重他人的个性、习惯和权利,例如,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2.教学难点
-难点一:理解文明交往的深层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文明交往不仅是表面的礼貌,更是一种内心的修养和对他人的尊重。
-难点二:在实际交往中运用文明交往的原则。指导学生在面对冲突和矛盾时,能够冷静思考,运用文明交往的原则来解决问题,如换位思考、宽容理解等。
-难点三:克服自身在交往中的不良习惯。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日常交往中的不良习惯,如大声喧哗、不尊重他人等,并鼓励他们进行自我改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文明交往的基本原则和礼貌用语的应用。
2.案例分析法:选取实际生活中的交往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加深对文明交往的认识。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交往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使用PPT展示文明交往的图片和视频,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吸引力。
2.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和案例。
3.互动教学软件:使用互动教学软件,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文明交往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展示不同文明交往场景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视频中人物的交往方式是否文明。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文明交往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具体表现?不文明交往可能带来哪些后果?
3.引导思考:提出问题,如何在与人交往中做到既尊重他人又保持自己的个性?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重点讲解文明礼貌用语的应用,如问候、道歉、感谢等,结合实际情境进行示范。
2.讲解尊重他人的行为表现,强调在交往中要关注他人的感受,不侵犯他人权利。
3.分析文明交往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文明交往是一种内心的修养和对他人的尊重。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练习一: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场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角色扮演。
2.练习二:教师给出几个情境,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礼貌用语进行回答。
3.练习三: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交往中运用文明交往的原则解决冲突。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一:在与人交往中,你遇到过哪些不文明的行为?你是如何应对的?
2.提问二:你认为文明交往对个人和社会有哪些意义?
3.提问三: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文明交往?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文明交往案例,引导学生总结经验。
2.教师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3.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指出彼此在文明交往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文明交往的原则应用到网络交往中?
2.分享网络文明交往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网络文明交往的重要性。
3.学生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网络生活中做到文明交往?
教学时间总计:45分钟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文明交往手册》:一本详细介绍文明交往礼仪和技巧的小册子,适合学生日常学习和参考。
-《网络文明公约》:介绍网络文明交往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跨文化交流指南》: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往技巧,帮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选择阅读上述拓展材料,加深对文明交往的理解。
-鼓励学生收集并整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文明交往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文明交往,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家庭、学校、社区等不同环境中践行文明交往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