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24课《三顾茅庐》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文件大小:18.97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3-25
总字数:约3.75千字
文档摘要

第24课《三顾茅庐》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意图

本课《三顾茅庐》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体会刘备的求贤若渴和诸葛亮的智慧与忠诚。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关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课通过《三顾茅庐》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升他们的文化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学生将学会从历史人物的行为中提炼道德品质,增强对传统文化中忠诚、智慧等价值观的认同;同时,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九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有一定了解,具备基本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他们对历史人物和故事有一定的兴趣,但对于《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深入解读和人物性格的把握可能还有待提高。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三顾茅庐》这样的经典历史故事普遍感兴趣,因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学生在阅读和分析时,往往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来深入理解文本,而另一些学生可能更习惯于独立思考和笔记记录。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阅读《三顾茅庐》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包括对古代文化的理解障碍、人物关系和背景知识的缺乏,以及难以把握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寓意。此外,分析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时,学生可能难以准确判断人物的动机和心理状态,这也是一个挑战。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材,以便学生能够跟随课文内容进行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三顾茅庐》相关的历史图片、人物画像、故事背景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设计:制作教学流程图和课堂活动指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结构和活动安排。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讨论区,提供书籍和笔记纸,确保学生能够舒适地进行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例如,要求学生预习《三顾茅庐》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等。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三顾茅庐》,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如“刘备为何三顾茅庐?”“诸葛亮为何答应出山?”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引出《三顾茅庐》这一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刘备的求贤若渴、诸葛亮的智慧与忠诚等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刘备和诸葛亮的人物性格,以及他们的决策过程。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如“为什么诸葛亮愿意出山?”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分析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与《三顾茅庐》相关的阅读理解题或写作练习,如撰写一篇关于刘备或诸葛亮的人物小传。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与三国时期相关的书籍或纪录片,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