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海县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二)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江苏省东海县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二)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江苏省东海县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二)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
3.授课时间:2022年X月X日第X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通过分析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提高学生识别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2.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土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形成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的观念。
3.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调查或模拟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分布。明确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如耕地、林地、草地等,以及它们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
-重点二: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理解土地资源在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2.教学难点
-难点一:土地资源分布的复杂性。引导学生理解土地资源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地形、气候、土壤等,并举例说明不同地区土地资源分布的差异。
-难点二: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平衡。帮助学生认识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重土地资源的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例如通过案例分析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与挑战。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江苏省东海县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土地资源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表、土地保护与利用的视频资料。
3.实验器材:准备地形模型、土壤样品等,用于学生进行土地资源分布和利用的模拟实验。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布置实验操作台,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和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土地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提出问题:“土地资源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土地资源类型和分布,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现状和保护措施。
-举例说明:结合实际案例,如我国某地区的耕地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帮助学生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不同地区土地资源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引导学生提出解决方案。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我国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图,加深对土地资源分布的认识。
-教师指导: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土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收集有关我国土地资源保护的新闻或案例,下节课分享交流。
-课后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自身做起,为保护土地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过程详细安排如下:
一、导入
1.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土地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提出问题:“土地资源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土地资源类型和分布。
二、新课呈现
1.讲解耕地、林地、草地等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现状和保护措施。
2.结合实际案例,如我国某地区的耕地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帮助学生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不同地区土地资源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引导学生提出解决方案。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我国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图。
2.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四、课堂总结
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土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五、作业布置
1.布置作业:让学生收集有关我国土地资源保护的新闻或案例,下节课分享交流。
2.课后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自身做起,为保护土地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报告:提供不同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类型的分布比例和变化趋势。
-土地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介绍我国土地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