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学看地形图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docx
文件大小:17.59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5
总字数:约3.38千字
文档摘要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学看地形图说课稿(新版)湘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学看地形图说课稿(新版)湘教版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为主题,旨在通过学看地形图,让学生了解地形的基本类型和特征,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读图识图能力。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地形图的阅读方法,为后续学习地理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感知能力,提高读图识图技巧。

2.增强学生对地形特征的认识,提升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小组活动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可能已经对一些基本的地理概念有所了解,如山脉、平原、河流等。然而,对于地形图的阅读和解读,他们可能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实践。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七年级学生通常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地理学科也抱有较高的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强,能够较快地接受新知识。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视觉学习,喜欢通过图片和地图来理解地理概念。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地形图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包括:地形图的符号识别、不同地形特征的区分、地图比例尺的理解以及如何将地图信息与现实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复杂的地形图感到困惑,难以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以便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地形图、地形特征图片、相关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教学工具:准备地球仪、透明胶带等,用于演示地形图的绘制和解读。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地图夹、白板等,以便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和展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手持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表面的起伏和形状。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表面有哪些不同的地形吗?它们有什么特点?

3.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地球表面有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不同地形。

二、探究地形特征

1.老师展示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图的符号和颜色。

2.提问:同学们,地形图上的符号和颜色有什么含义?它们如何帮助我们了解地形?

3.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地形图上的符号和颜色代表不同的地形类型,如山脉、平原等。

三、学习地形图的阅读方法

1.老师讲解地形图的基本要素,如比例尺、方向、图例等。

2.学生跟随老师一起阅读地形图,找出山脉、平原等不同地形。

3.老师示范如何根据地形图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

四、分组讨论与实践活动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地形图和相应的学习资料。

2.每组选择一个地形区域,研究其地形特征,并讨论如何利用地形图进行探险。

3.学生汇报讨论成果,老师点评并总结。

五、巩固练习

1.老师出示几幅地形图,让学生独立完成以下任务:

a.找出图中的山脉、平原、高原等不同地形;

b.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

c.根据地形图规划一条穿越山区的路线。

2.学生完成后,老师选取几组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六、课堂小结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形图阅读方法的重要性。

2.提问: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地形图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地形图是了解地球表面地形的重要工具,学会阅读地形图对我们了解地理环境、规划旅行路线等都有很大帮助。

七、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地形图阅读方法。

2.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地形图,如地图、旅游图等,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八、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地形图的基本要素和阅读方法,提高了地理空间感知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3.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更丰富的教学活动。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地理知识手册》: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地形特点,包括山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适合学生课后阅读,以丰富他们的地理知识。

-《地图阅读指南》:通过这本书,学生可以学习如何阅读不同类型的地图,包括地形图、交通图、气候图等,提高他们的地图阅读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简单的地形模型,如使用橡皮泥、纸板等材料,模拟不同地形的特点,加深对地形概念的理解。

-学生可以收集家乡或感兴趣地区的地形图,分析其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