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七年级生物下册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说课稿1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山东省淄博市七年级生物下册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理解心脏作为循环系统核心器官的功能和重要性。
2.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会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方法。
3.增强学生的科学思维,学会分析心脏泵血过程的原理,并运用逻辑推理。
4.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健康生活方式对心脏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心脏的四个腔室及其功能。
-理解心脏的泵血过程,包括心房收缩、心室收缩和心室舒张。
-掌握心脏瓣膜的作用和血液流动方向。
-通过心脏解剖图和模型,直观展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
-理解心脏瓣膜如何防止血液倒流,确保血液单向流动。
-掌握心脏的搏动频率与心跳次数的关系。
-分析心脏搏动对血液循环的影响,包括心输出量和血压。
-通过实验或模拟,理解心脏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功能变化。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心脏解剖模型或图片
-心脏搏动模拟装置
-心脏瓣膜模型
-心电图机或模拟心电图软件
-学生实验手册
-多媒体课件
-教学视频片段
-白板或投影仪
-计算器(用于计算心率与血压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人体的循环系统,知道了血液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究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心脏,了解它的结构、功能和泵血过程。
(2)学生:期待学习心脏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讲授
1.心脏的结构
(1)教师: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心脏的结构。请看大屏幕,这是心脏的解剖图。
(2)学生:观察并记录心脏的四个腔室: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3)教师:接下来,我会用心脏模型来展示心脏的结构。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并思考每个腔室的功能。
(4)学生:通过观察心脏模型,了解左心房和右心房分别接收来自肺部的血液和来自全身的血液,左心室和右心室分别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和肺部。
2.心脏的泵血过程
(1)教师:现在,我们来探究心脏的泵血过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心脏是如何将血液泵送到全身的?
(2)学生: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血液进入心室,心室收缩,血液被泵送到全身。
(3)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将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心脏的泵血过程,并解释心室收缩和舒张时心脏瓣膜的作用。
(4)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心脏瓣膜如何防止血液倒流,确保血液单向流动。
3.心脏瓣膜的作用
(1)教师:心脏瓣膜在心脏泵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请同学们思考,心脏瓣膜是如何防止血液倒流的?
(2)学生:心脏瓣膜在心室收缩时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3)教师:接下来,我将用心脏瓣膜模型演示瓣膜的作用,并解释不同瓣膜的功能。
(4)学生:通过观察心脏瓣膜模型,了解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作用。
4.心脏搏动与心率
(1)教师:心脏搏动频率与心跳次数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2)学生:心脏搏动频率越高,心跳次数越多。
(3)教师:我将用计算器演示心脏搏动频率与心跳次数的关系,并解释影响心跳次数的因素。
(4)学生:通过计算器演示,了解心脏搏动频率与心跳次数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
(1)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练习题。
(2)学生:认真阅读练习题,思考并作答。
四、课堂小结
(1)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心脏的结构、功能、泵血过程和瓣膜的作用,大家掌握了哪些知识点?
(2)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包括心脏的结构、泵血过程、瓣膜的作用等。
五、布置作业
(1)教师:请同学们课后完成以下作业。
(2)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反思
(1)教师:本节课,同学们表现积极,课堂氛围良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感谢老师的讲解,希望以后能学到更多有趣的知识。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心脏的结构,包括四个腔室(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和它们的功能。
-学生理解并能够解释心脏瓣膜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防止血液倒流,确保血液单向流动。
-学生掌握了心脏的泵血过程,包括心房收缩、心室收缩和心室舒张,以及血液的流动方向。
-学生能够计算并理解心脏搏动频率与心跳次数的关系。
2.能力提升:
-通过观察心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