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山东省淄博市七年级生物下册 4.3.3空气质量与健康说课稿2 新人教版.docx
文件大小:15.37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5
总字数:约3.06千字
文档摘要

山东省淄博市七年级生物下册4.3.3空气质量与健康说课稿2新人教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山东省淄博市七年级生物下册4.3.3空气质量与健康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4月10日星期一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分析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科学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空气质量对健康的重要性,学会评估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方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学课程充满好奇,正处于对自然世界和生命现象探索的关键时期。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如对生物分类、细胞结构等基本概念的了解。然而,对于空气质量与健康关系的知识较为缺乏,对空气中污染物的来源、影响及防护措施的认识不足。

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他们在观察空气质量时可能缺乏细致的观察力,实验操作可能不够规范,对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也相对较弱。

在素质方面,学生的环保意识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对空气质量问题重视不够,缺乏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此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待加强,这在解决空气质量问题时尤为重要。

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不爱运动等,这些习惯可能对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也影响他们的健康。

综合来看,学生对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关系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为提高他们的生物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实物教具(空气质量监测器)、实验器材(滤纸、试管、滴管等)

-课程平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配套电子教材、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报告、环保公益宣传片、相关科普视频

-教学手段: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演示、多媒体课件展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空气质量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2.学生回答,老师总结: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3.老师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4.3.3空气质量与健康。

二、新课讲授

1.老师讲解空气质量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的基本知识。

2.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构成和意义,让学生掌握如何判断空气质量。

3.老师引导学生分析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关系,重点讲解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老师举例说明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影响,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具体危害。

三、课堂讨论

1.老师提出问题:如何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我们的健康?

2.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各小组代表发言,老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验演示

1.老师演示如何使用空气质量监测器,让学生了解监测空气质量的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空气质量的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3.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如何根据空气质量指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五、案例分析

1.老师展示一个真实的空气质量事件案例,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问题的严重性。

2.学生分析案例,讨论如何预防和应对空气质量问题。

3.老师点评并总结,强调空气质量与健康的重要性。

六、课堂小结

1.老师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关系。

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为改善空气质量做些什么?

3.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老师总结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七、课后作业

1.老师布置作业:调查自己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了解空气质量指数的构成和意义。

2.学生完成作业,提交调查报告。

八、教学反思

1.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老师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收集不同地区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包括PM2.5、PM10、SO2、NO2、CO等污染物浓度,以及对应的空气质量指数(AQI)。

-环保组织报告:查阅世界卫生组织(WHO)或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了解全球或我国空气质量状况。

-空气污染案例:收集国内外因空气污染导致的健康事件案例,如雾霾事件、沙尘暴等,分析其成因和影响。

-环保科普文章:阅读与空气质量相关的科普文章,如《空气污染的危害》、《如何保护呼吸健康》等。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关注当地或国家空气质量日报,了解空气质量状况,并记录一段时间内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

-组织学生进行空气质量调查,如测量家附近的PM2.5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