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说课稿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以“民族大团结”为主题,通过讲述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本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珍视民族文化的态度,增强对中华多元一体的认同感。通过学习民族大团结的历史,提升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能力逐渐增强,但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个体差异。本节课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分析如下:
1.知识基础:学生对我国各民族的基本概况有一定了解,但对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和具体事件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2.能力水平: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升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素质培养:八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但面对复杂的历史事件时,容易产生片面或偏激的看法。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4.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较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教学课件、历史地图等。
2.课程平台: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学校历史学科资源库。
3.信息化资源:民族大团结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在线历史文献。
4.教学手段:历史故事讲述、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伟大祖国的民族构成吗?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对民族团结的理解。
2.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第12课《民族大团结》,了解我国民族团结的历史进程。
二、新课讲授
1.民族大团结的历史背景
a.老师讲述: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各民族就开始了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吗?
b.学生回答,老师总结: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时期,都是我国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时期。
2.民族大团结的具体事例
a.老师讲述:在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和英雄人物为民族大团结作出了巨大贡献。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七擒孟获,使南蛮归顺;唐朝的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民族的交流。
b.学生分享: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民族英雄和英雄人物为民族大团结作出了贡献?
c.老师总结:民族英雄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展示了我国民族团结的伟大精神。
3.民族大团结的意义
a.老师讲述:民族大团结对我国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b.学生讨论:同学们,你们认为民族大团结对我国历史发展有哪些具体意义?
c.老师总结:民族大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4.民族大团结的现状
a.老师讲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族团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b.学生分享:同学们,你们了解我国民族团结的现状吗?
c.老师总结:我国民族团结的现状是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这是我国民族团结的生动体现。
三、课堂活动
1.小组讨论: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民族大团结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意义,并分享讨论成果。
2.角色扮演: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民族英雄或英雄人物,扮演他们的角色,讲述他们为民族大团结作出的贡献。
四、课堂小结
1.老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民族大团结的历史进程、具体事例、意义和现状。希望同学们能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历史上其他重要的民族英雄和英雄人物,并撰写一篇短文。
2.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自己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体会。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我国民族大团结的历史背景、具体事例、意义和现状等知识点,对民族团结的历史进程有清晰的认识。
2.思维能力: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