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3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docx
文件大小:17.69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5
总字数:约3.87千字
文档摘要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3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3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涉及基因的概念、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表现及它们在生物遗传中的角色。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基于学生已学过的细胞结构、遗传物质等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基因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特别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表现特点。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分析生物遗传现象。

2.增强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遗传基础。

3.提高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基因显隐性关系的能力。

4.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关注生命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对遗传物质DNA有初步的了解,能够描述基因的概念和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八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科普遍保持较高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学习新知识。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部分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复杂的遗传规律;而部分学生可能对抽象的概念理解有困难,需要更多直观的例子和实验来辅助学习。学习风格上,学生中既有偏好理论学习的,也有偏好实践操作的,因此教学设计应兼顾不同风格的学生。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学习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理解基因如何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区分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在不同表现型中的表现。此外,学生可能对遗传图解和遗传概率的计算感到困惑。针对这些挑战,教师应通过实例教学、小组讨论和互动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克服学习难点。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平台、电脑、投影仪、实物显微镜

-课程平台:生物学科教学资源库、在线学习平台

-信息化资源:生物遗传学相关的动画、视频资料、互动软件

-教学手段:基因模型、遗传图解卡片、实验器材(如豆子、显微镜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遗传吗?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遗传现象?”

展示一些关于遗传现象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如亲子相似性、遗传疾病等,让学生初步感受遗传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基因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基因的基本概念、显性和隐性基因的表现以及它们在生物遗传中的角色。

过程:

讲解基因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DNA和基因编码的遗传信息。

详细介绍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概念,使用遗传图解帮助学生理解它们在性状表现中的不同作用。

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在生物遗传中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遗传案例进行分析,如人类血型遗传、孟德尔豌豆实验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在生物遗传中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遗传病的预防、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问题等。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基因的概念、显性和隐性基因的表现、案例分析等。

强调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基因遗传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在生物遗传中作用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