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动乱中的国民经济》说课稿2 岳麓版.docx
文件大小:18.33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3-25
总字数:约3.39千字
文档摘要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动乱中的国民经济》说课稿2岳麓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课内容与之前学习的“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相关联,帮助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状况,进一步了解“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1)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分析历史事件,使学生理解“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破坏性影响;2)史料实证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分析国民经济的动荡与恢复过程;3)家国情怀,让学生认识到稳定的社会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了解“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民经济的具体状况,包括农业、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与问题。

②分析“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影响,如经济指标的波动、社会生产力下降、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等。

③掌握国民经济恢复和调整的基本措施及其效果。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的深层次原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②分析国民经济在动荡中的恢复和调整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国家政策和人民群众作用的相互关系。

③将历史事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认识到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历史背景和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并在讨论中深化理解。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历史角色,体验不同时期国民经济的困境与挑战,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3.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国民经济的变迁。

4.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中的决策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后布置项目式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分组研究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政策,提交研究报告,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图片和数据,引导学生回顾我国经济建设的初期成果,并提出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过程中,我国经济曾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2.讲授新知(20分钟)

(1)介绍“大跃进”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教师简要介绍“大跃进”时期的经济政策,如“钢铁大战”、“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并分析其对国民经济的破坏性影响。

(2)讲解“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民经济的状况。教师介绍“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破坏,如工业生产下降、农业生产受损、经济秩序混乱等。

(3)分析国民经济在动荡中的恢复和调整。教师介绍国家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采取的一系列经济调整措施,如“改革开放”、“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等,以及这些措施取得的成效。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①“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破坏性影响有哪些?

②国民经济在动荡中的恢复和调整过程中,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③这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选派代表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破坏性影响,以及国民经济在动荡中的恢复和调整过程。

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以下作业:

①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进一步了解“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破坏性影响。

②结合本节课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国民经济在动荡中的恢复和调整过程的短文。

③思考:稳定的社会环境对经济发展有何重要性?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发展的看法。

知识点梳理

一、大跃进的历史背景

1.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运动。

2.目标:通过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二、大跃进的主要内容

1.农业方面:推广人民公社化运动,提倡“大跃进”。

2.工业方面:开展“钢铁大战”,强调以钢为纲。

3.科技方面: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技术革新。

三、大跃进的影响

1.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重工业过重,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缓慢。

2.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

3.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经济困难加剧。

四、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

1.1966年,党中央发动“文化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