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文件大小:15.83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5
总字数:约3.53千字
文档摘要

2024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说课稿新人教版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2024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为主题,旨在通过讲述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让学生了解我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历程,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通过分析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的感知能力,通过了解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使学生形成对历史发展脉络的基本认识;2)提升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及其影响;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对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识别并描述一些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他们可能已经学习过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等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有初步的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八年级学生对历史课程兴趣广泛,但部分学生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的细节可能缺乏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包括基本的阅读理解、信息提取和逻辑推理。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偏好通过故事和实例来理解历史,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通过数据和分析来深入探究。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理解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对经济术语和概念的理解困难;二是难以将经济变化与社会生活变化联系起来;三是分析问题时可能缺乏深度,难以形成全面的历史观。此外,由于历史资料的局限性,学生可能难以获取全面的信息,影响他们对历史事件的准确理解。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授引入主题,讲解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的基本知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对复杂经济现象和社会变迁的理解。

2.教学活动:设计“近代经济与社会生活变迁”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历史场景,体验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3.教学媒体使用:利用多媒体展示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图片、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变迁,同时结合课本内容,通过图表、地图等形式,增强学生对经济地理分布和社会结构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近代城市和农村生活的对比图片,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能从这些图片中感受到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到的近代历史事件,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并思考这些事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2.新课呈现(约25分钟)

-讲解新知:首先介绍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的基本背景,包括鸦片战争后的开放政策、洋务运动的影响等。

-举例说明:以鸦片战争后的上海为例,讲解西方经济侵略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如租界设立、洋务企业的兴起等。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及影响,每组选出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绘制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的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

-教师指导: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亮点和不足,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提出思考题:“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认为我们应该从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近代中国某一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资料,撰写一篇短文,分析这些变化对该地区的影响。

-预告下一节课内容:介绍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巩固练习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课堂总结和作业布置环节,引导学生反思所学内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六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中国近代经济史》节选,介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特点和影响。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选篇,探讨近代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近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