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五首》课件PPT.ppt
文件大小:883.5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3-25
总字数:约2.51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一PPT模板网-WWW.1PPT.COM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复习作者讲课小结升华练习第一PPT模板网-WWW.1PPT.COM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本诗以七言为主,句式多变,节拍有缓急,其目的是表达自由奔放的情感。

B、本诗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类似楚辞,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C、本诗反映了诗人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积极面对人生与社会态度。

D、本诗是借惜别的话题,以游仙诗的形式,表现诗人的政治态度和生活理想。

C第一PPT模板网-WWW.1PPT.COM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杜甫生于士大夫家庭,怀有“致君尧舜上”的理想,却因奸臣李林甫当道,屡试不第,756年才得一小官,“安史之乱”时被俘,757年逃出虎口,投奔肃宗,任左拾遗。759年,关内大饥,遂弃官西行至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盖一间茅屋栖身。后遇大风吹破此屋,乃作此歌。第一PPT模板网-WWW.1PPT.COM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秋风破屋心情苦痛群童抢茅无可奈何长夜沾湿忧思不绝第一PPT模板网-WWW.1PPT.COM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第一PPT模板网-WWW.1PPT.COM秋风破屋心情苦痛群童抢茅无可奈何长夜沾湿忧思不绝现实风雨白天黑夜屋外屋内事人自己理想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关心民生忧国忧民推己及人水到渠成第一PPT模板网-WWW.1PPT.COM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作于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诗人在剑南喜闻蓟北光复,想到国家可以重新安定,人民可过安定生活,自己可以携眷还乡,喜极而涕。诗人的“喜”,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全诗毫无点饰,情真意切。读首诗,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惊喜欲狂的神态。因此,历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这首诗,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赞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第一PPT模板网-WWW.1PPT.COM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前苏联〕别林斯基第一PPT模板网-WWW.1PPT.COM????????????????????????????????????????????????????????????????????????????世上疮痍,诗中圣哲,社会病态,振笔疾呼。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百姓疾苦,震撼人心。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联杜公祠第一PPT模板网-WWW.1PPT.COM诗歌鉴赏练习

1.下边对晚唐诗人聂夷中的《伤田家》,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却割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