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导入新课;一、安史之乱?;一、安史之乱?;一、安史之乱?;一、安史之乱?;一、安史之乱?;一、安史之乱?;一、安史之乱?;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唐僖宗仓皇逃往成都,唐王朝受到致命打击。黄巢起义失败。;2.观看朱温人物图和后梁政权形势图,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唐朝灭亡的标志。;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2.观察表格中信息,结合教材知识,分析五代十国出现的历史根源是什么?;3.观察表格和图片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五代十国时期南北方的社会状况与人民生活是怎样?当时的发展趋势如何?;4.识读后周世宗人物图,阅读改革内容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后周世宗改革的影响。;课堂小结;1.760年,杜甫拖儿带女从长安、洛阳逃难到达四川成都,到达成都这一年,他在《恨别》诗中写道: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由此判断杜甫一家逃难的主要原因是()
A.罢官免职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唐朝灭亡
2.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平定安史之乱后,唐朝遗留的问题是()
A.藩镇割据B.宦官专权C.农民起义D.以上都不是
3.“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战争()
A.打击了唐朝的统治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4.唐朝,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灭亡的标志是()
A.安史之乱爆发B.安史之乱结束
C.藩镇割据局面形成D.朱温建立后梁
5.(2024·甘肃兰州中考)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马嵬行》中写到:“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这首咏史诗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D.安史之乱
6.(2024·江苏苏州中考)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混战,后梁军队三次掘开黄河堤防拒敌,造成连年水灾,人民流离死亡。农民被迫反抗,要求消灭割据,建立统一国家。可见()
A.分封同姓酿成八王之乱B.社会危机下人民渴望统一
C.政权频繁更迭民不???生D.安史之乱造成了巨大破坏;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太平广记》载,唐安史之乱发生后,北方人民纷纷向南迁移,洛阳一带房屋被焚毁,人烟稀少,千里萧条。
材料二:唐朝江南户数
材料三:唐代全国人口统计(单位:万人)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现象?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二这种现象的原因。这种现象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唐代人口数量的变化,其显著特点是什么?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