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湖北省武汉市腾—云联盟部分学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武汉美食享誉全国。以下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糯米酿酒 B.包鸡冠饺 C.刀切豆皮 D.拌热干面
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取用固体
C.点燃酒精灯 D.液体加热
3.某品牌饮用水的配料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配料表:
水
氯化钾(3~35mg/L)
硫酸镁(0.5~10mg/L)
A.氯化钾的化学式是CIK
B.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硫酸镁中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D.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4.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与劳动项目相关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明矾处理较浑浊的天然水
明矾主要起杀菌消毒的作用
B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
自热米饭用生石灰做发热包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D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灭火
A.A B.B C.C D.D
5.在日常生活中,氮气具有广泛的用途。豆科植物可利用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气,从而被植物吸收。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7∶3
C.反应生成的丁和戊的分子个数比为3∶4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3种氧化物
6.动植物呼吸都会产生二氧化碳。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两个实验均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图乙中的实验可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C.图丙实验U型管中的红墨水最终将左低右高
D.图丁实验既可探究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能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7.已知A、B、C、D、E分别是初中化学所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A、B、C、E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其中一种物质可改良酸性土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D可用于灭火
B.A→E可能为分解反应
C.A与C、E与C之间的反应产物可能相同
D.C与A可能为中和反应
8.将Zn和金属R(化合价为+2)的混合粉末m1g加入一定量Cu(NO3)2溶液中,反应时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完全反应后过滤,滤渣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m2g。关于本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图可知m1=m2;
②由图可知Zn、Cu、R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R>Zn>Cu;
③图中a点和c点在同一高度,说明R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Cu;
④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NO3)2=R(NO3)2+Cu;
⑤d点的溶液中一定含有Zn(NO3)2、R(NO3)2,一定不含有Cu(NO3)2;
⑥过滤所得滤渣中一定含有Cu,可能含有R。
A.②③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②④⑤⑥
二、填空与简答
9.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如图为有关氢气的实验。
(1)实验I中制取氢气的方法说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填“大”或“小”)。
(2)实验II中若氢气较纯,应听到______(填标号)。
A.尖锐的爆鸣声 B.声音很小 C.没有声音
(3)实验III中氢气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10.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享誉全球。该方法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其中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碳酸钠
7.1
12.5
21.5
39.7
49.0
48.7
46.5
45.8
用如表绘制出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对应的温度是℃。
(2)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3)40℃时,将40.0g碳酸钠加入5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t2℃的温度范围是30~40℃
B.t3℃时,配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碳酸钠大于氯化钠
C.将t3℃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欲从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碳酸钠浓溶液中分离出碳酸钠,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11.纳米Fe3O4在生物医药、污水处理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