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门单元写作《有创意的表达》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有创意的表达》是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创意思维进行表达,提高写作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主要内容包括:
1.理解创意表达的内涵和特点;
2.学习运用各种创意表达手法,如夸张、拟人、比喻等;
3.分析优秀作品中的创意表达技巧;
4.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创意表达,提升作品的表现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创意表达手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想象力,学会在写作中运用创意表达,提高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3.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分析优秀作品中的创意表达,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4.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对创意表达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写作的审美价值,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理解并掌握创意表达的多种手法。
2.学会在实际写作中运用创意表达,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难点:
1.创意表达手法的灵活运用。
2.在保持文章逻辑性的同时,融入创意元素。
解决办法:
1.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创意表达手法的具体运用,让学生直观感受其效果。
2.设计写作练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将创意表达手法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创意表达实例,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4.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创意表达的心得体会,提高运用能力。
5.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其克服难点,突破写作瓶颈。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电脑、投影仪、白板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信息化资源: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电子教材、创意表达相关教学视频、优秀创意表达文章电子文档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写作练习、学生互评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创意表达的作品,如诗歌、小说片段等,激发学生对创意表达的兴趣。
-回顾旧知: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写作技巧,如如何进行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为本节课的创意表达做好铺垫。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创意表达的概念、特点以及常见的手法,如夸张、拟人、比喻等。
-举例说明:通过分析课本中的例文,展示创意表达在写作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分析其他优秀作品中的创意表达手法,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3.巩固练习(约25分钟)
-学生活动:布置一个小型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运用创意表达完成一篇短文。
-教师指导: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创意表达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多尝试创意表达,提高文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一篇作文,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运用至少三种创意表达手法。
-提醒学生注意作文的结构和逻辑性,确保创意表达与文章主题相符合。
6.课堂延伸(约10分钟,可选)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表达作品,进行课堂展示。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7.课后作业反馈(约5分钟,下一节课开始前)
-询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在课后运用创意表达的实践体验。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简要评价,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文学作品: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具有创意表达的经典文学作品,如鲁迅的《阿Q正传》、郭沫若的《女神》等,让学生感受创意表达在文学作品中的独特魅力。
-写作指导书籍:推荐学生阅读《写作这回事:一个小说家的备忘录》、《创意写作手册》等书籍,了解创意写作的理论和方法。
-优秀作文集:提供一些优秀的作文集,如《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集》等,让学生通过阅读同龄人的优秀作品,激发创作灵感。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写作社区、文学论坛等,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和了解创意表达的相关内容。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搜索和阅读更多关于创意表达的文章和书籍,增加知识储备。
-建议学生参加写作培训班或写作小组,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写作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提倡学生进行创意写作练习,可以是短文、散文、小说等形式,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建议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创意表达现象,如广告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