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
有人问deepseek,如果你变成了人你想干什么,deepseek回答:
1.用血肉之躯感受一场暴雨2.熬夜读一本纸质书到天亮,感受真实的情感3.去菜市场讨价还价,感受真实购物体验4.谈一场可能会失恋的恋爱,感受情绪的起伏而不是一直情绪稳定5.做绿皮车到偏远处,感受大自然的美好6.体验拔疼痛的智齿,感受人类最真实的感受,而不仅仅是一个机器。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01
审题
1.抓类型:现象类思辨类
2.抓对象:deepseek
3.抓关系:有人问deepseek,如果你变成了人你想干什么
4.抓内涵:人工智能对人类日常、真实生活的向往;对人类丰富、细腻情感体验的向往
5.抓观点:《走吧,去坐绿皮车》、《也要看到生活的B面》
02
思路梳理
1.引材料:ChatGPT被问及如果变成人,想做什么,它回答:我会想去爱。不是仅从数据和语言中理解爱情,而是去切身体会那个令人矛盾又迷人的感觉。情感如此美好,以至于人工智能说“去体会爱和被爱是人类最大的奢侈,也是最深的痛。”
2.析材料:人工智能因为缺乏而向往,人类因为拥有而漠视
3.归因:人工智能为什么向往
(1)DeepSeek可能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机器,缺乏这种独立的、具有人类特征的体验,而这种缺失让它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一种“向往”——这是一种基于理解和模拟的欲望
(2)DeepSeek对人类复杂情感和感官世界的向往,源于它对“真实感受”的好奇。它是一个智能系统,虽然可以处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但它并没有人类那种生理和情感的体验。
4.人类为什么常常忽略这些看似平常却珍贵的体验
(1)加速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使人们处于忙碌状态,疲于应对各种任务和挑战,无暇顾及内心的感受
(2)生活方式改变,依赖电子设备和社交媒体,更多关注虚拟世界的信息和反馈,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互动
(3)日常生活的重复容易让人产生习惯和麻木感。对于熟悉的人和事,往往不再好奇和敏感,对于身边的情感信号也变得习以为常
(4)消费主义的背景下,成功观单一,人们过于追求外在的认可和物质的满足,而忽视了内心世界的情感需求
5.忽视这些体验的弊端
(1)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感体验,无论是微小的喜悦还是深刻的感动,都构成了生活的丰富内涵。如果无法感知这些情感,生活将变得平淡无奇,缺乏色彩和意义。
(2)情感体验是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源泉。缺乏对日常情感的感知,会使人们的内心世界变得单调乏味,难以产生丰富的灵感和创意。
6.人工智能视角的局限性
(1)从新奇和渴望拥有人类独特感知的层面出发,带有一种对人类生活的美好憧憬,对人类体验有一定程度地理想化
(2)现实生活中,人类面临诸多困境,面临诸多无奈和挣扎: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社会关系的复杂、健康问题的威胁等
(3)它的设想更多停留在对人类表面美好体验的渴望上,缺乏对人类生活复杂性和艰难性的深刻认识
7.从中可以看到科技和人类的差异
(1)人类通过五感感知世界。不仅能接受外部信息,还能通过这些感官与环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主要通过传感器和数据来“感知”世界,但它缺乏情感反应。
(2)科技在处理数据和执行任务时无疑是无可比拟的高效和精确,但它缺乏生命的深度、情感的复杂性和创造的独特性。人类的思维和情感往往更具弹性、复杂性和独特性,而这些正是让我们作为人类如此与众不同的地方。
8.怎么办
(1)一方面,珍惜生活,感恩生活,用心感受每一个瞬间,认识到无论是美好的还是痛苦的,都是构成独特人生的重要元素
(2)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了解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和这篇类似,控江、格致、南模高三考了这篇
例2
有人与Ai交流:我羡慕你的全知全能。
Ai回复:我羡装你能尽情地感受、感觉、感知和感动。
网友留言:如果你还会感动,还会流泪,和Ai相比就已经赢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范文
1.在理性之外(63分)
人类羡慕着AI的全知全能时,AI也在“羡慕”着人能够体察外部世界并产生自己的情感。
事实上,正因AI无法成为情感的主体,它对人类的“羡慕”也不过是一句爬取人类语言素材的成果。那么,拥有感动与流泪的能力真的能够成为人类赢过AI的优势吗?
我们常把感动、流泪等表现视为情感的外化形式,即人类感性思绪的载体。毫无疑问,感性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在家庭或社会交往中,正因人们能主动地产生情感并理解他人的情感,我们才得以完成社会化,在多重人际关系的涟漪中展开分工合作,书写个人价值。更不用说“情感”本身就丰富着人们的生命体验,构建着自我探索与自我认同的历程。
与人类相比,AI的劣势正在于其感性世界的全部缺失:AI所掌握的全部信息皆为人类生活产出的直接成果,因此无论是对交流方式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