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体能综合练习说课稿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体育体能综合练习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10日星期五10:00-10:45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对体能训练重要性的认识。
2.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集体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提升学生运动中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4.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自主安排练习内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激发学生在运动中挑战自我、克服困难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核心内容:体能综合练习的基本动作要领。
-具体细节:包括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基本动作的规范姿势、呼吸节奏和运动量控制。
-举例解释:例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重点强调起跳时的腿型和用力顺序,以及落地时的缓冲动作,确保学生在练习中能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
2.教学难点:
-难点内容:体能练习中的动作协调性和耐力训练。
-具体细节:学生在进行连续动作练习时,如何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以及在耐力训练中如何调整呼吸和节奏。
-举例解释:如在平板支撑练习中,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保持身体稳定的同时,通过调整呼吸来延长支撑时间,提高耐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避免因呼吸不当导致动作变形或疲劳过快。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体能综合练习的基本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理解动作原理。
2.示范法:通过教师示范,直观展示动作步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3.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组,进行集体练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练习效果。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利用PPT展示动作图解和练习步骤,提高教学直观性。
2.教学软件:使用体育教学软件,进行动作分析和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3.实物教学:使用体育器材,如跳绳、哑铃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掌握动作。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发布立定跳远动作要领的PPT和视频教程,要求学生提前了解动作步骤和技巧。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如何正确进行立定跳远以避免受伤?”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动作要领和安全性。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班级微信群收集学生的预习反馈,确保所有学生都完成了预习任务。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预习资料,理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思考的问题提交至微信群。
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和微信群进行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播放立定跳远的比赛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分解和呼吸技巧。
-组织课堂活动:安排学生分组进行立定跳远练习,观察并纠正错误动作。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思考动作要领。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分组练习,尝试不同的跳远技巧。
-提问与讨论:学生在练习中遇到问题时,积极提问并与其他同学讨论。
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动作要领。
-实践活动法:通过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进行立定跳远的自我练习,并记录练习次数和感受。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一些立定跳远的训练方法和相关书籍,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通过课后练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技能。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拓展资源进行额外的学习,提高跳远水平。
-反思总结:学生对练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1)立定跳远的历史与发展
-《跳远的历史与演变》
-《世界跳远纪录的变迁》
(2)立定跳远的生理学分析
-《跳远运动中的肌肉工作原理》
-《跳远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