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体育技巧任选教材说课稿2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九年级体育技巧任选教材说课稿2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九年级体育技巧课程中的《跳绳》章节。
2.本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紧密。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跳绳技巧,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教授更高级的跳绳技巧,如双摇、交叉跳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提升跳绳技能,增强体质。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体育核心素养:
1.健康意识:通过学习跳绳技巧,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体质,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2.运动能力:培养学生掌握跳绳技能,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形成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能力。
3.竞技精神:通过参与跳绳比赛,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公平竞争的意识。
4.体育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九年级之前,已经初步学习了基本的跳绳技巧,如单摇跳、双摇跳等。他们对跳绳的基本动作和节奏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对高级技巧的掌握。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九年级学生对体育活动通常保持较高的兴趣,特别是当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时。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快速学习新技能。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视觉学习,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实践学习,通过多次尝试来掌握技巧。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高级跳绳技巧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首先,协调性和节奏感可能不足,导致动作不连贯;其次,力量和耐力不足可能影响连续跳绳的能力;再者,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心理素质可能成为挑战,如害怕失败或缺乏自信。此外,由于技术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需要克服对复杂动作的记忆和执行困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跳绳》教材,包含基本技巧和练习方法。
2.辅助材料:准备跳绳技巧演示视频、图片和图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动作要领。
3.实验器材:准备跳绳若干,确保质量合格,无安全隐患。
4.教室布置:设置多个练习区域,方便学生分组练习,并确保地面平整,减少运动损伤风险。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5分钟)
1.激发兴趣: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跳绳比赛视频,引导学生观察选手的动作和技巧,激发学生对跳绳的兴趣。
2.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跳绳基本技巧,如单摇跳、双摇跳等,为学习新技巧做好准备。
二、新课呈现(约20分钟)
1.讲解新知:详细讲解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高级跳绳技巧如交叉跳、蛇形跳等。
2.举例说明:通过展示示范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各种高级技巧的动作要领和技巧要点。
3.互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讨论并尝试分析示范视频中选手的动作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实验等方式探究知识。
三、巩固练习(约30分钟)
1.学生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先从基本动作开始,逐步过渡到高级技巧。
2.教师指导: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总结(约5分钟)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技巧和动作要领。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跳绳技能。
五、作业布置(约5分钟)
1.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所学的跳绳技巧,并记录自己的进步。
2.预设作业反馈:在下一节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六、教学过程详细步骤
1.导入阶段(5分钟)
-播放跳绳比赛视频,引导学生观察选手的动作和技巧。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跳绳技巧?”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跳绳基本技巧。
2.新课呈现阶段(20分钟)
-讲解高级跳绳技巧,如交叉跳、蛇形跳等。
-通过示范视频展示各种技巧的动作要领和技巧要点。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析示范视频中选手的动作特点。
3.巩固练习阶段(3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先从基本动作开始,逐步过渡到高级技巧。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解答学生疑问。
4.课堂总结阶段(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技巧和动作要领。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跳绳技能。
5.作业布置阶段(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所学的跳绳技巧,并记录自己的进步。
-预设作业反馈:在下一节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能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至少两种高级跳绳技巧,如交叉跳和蛇形跳,提高了他们的跳绳技能水平。
2.身体素质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