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八年级体育与健康 远撑前滚翻说课稿.docx
文件大小:16.85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5
总字数:约2.88千字
文档摘要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八年级体育与健康远撑前滚翻说课稿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八年级体育与健康远撑前滚翻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4月20日第2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勇敢面对挑战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集体中相互支持与配合。

4.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遵守体育活动的规范和纪律。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远撑前滚翻动作的连贯性与准确性。

难点:学生在滚翻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受伤。

解决办法:

1.重点:通过分解动作示范和逐步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远撑、摆臂、滚翻等动作要领,确保动作的连贯性。

2.难点:采用渐进式教学,先进行地面练习,让学生熟悉动作流程,再逐步增加难度。同时,讲解和示范如何正确使用身体部位进行保护,如低头、团身等,以减少受伤风险。此外,加强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运动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体育与健康》八年级下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远撑前滚翻动作步骤图、相关视频教程,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的图表。

3.实验器材:准备足够的安全垫、软垫和标志物,用于练习和示范。

4.教室布置:设置练习区域,确保地面平整,并在旁边预留讨论和休息区域。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前滚翻吗?它在体育中有什么作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简要介绍远撑前滚翻的基本动作要领及其在体育训练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安全、有效地完成远撑前滚翻。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展示远撑前滚翻动作示范,并讲解动作步骤:站位、摆臂、撑地、滚翻、站立。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动作,教师纠正动作中的错误。

-分解动作教学:先进行站位和摆臂的练习,再逐步加入撑地、滚翻和站立的步骤。

-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和保护措施,如低头、团身等。

3.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轮流进行远撑前滚翻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动作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设置计时,鼓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更多的远撑前滚翻动作。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动作要领和安全注意事项。

-学生分享练习心得,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练习远撑前滚翻,并记录练习次数和感受。

-鼓励学生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进行高难度动作练习。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体育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介绍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如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以及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翻滚技巧的分类与应用:探讨不同类型的翻滚技巧,如侧翻、后滚翻、前滚翻等,以及它们在体育项目中的应用。

-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分析体育运动中的心理因素,如自信心、意志力、团队精神等,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体育与健康知识普及:提供关于营养、锻炼、休息等与健康相关的基础知识。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体育科普书籍,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组织学生观看体育技巧视频,学习不同类型的翻滚技巧,并尝试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练习。

-安排一次体育心理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讲解体育运动中的心理因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运动表现。

-设立一个健康知识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营养、锻炼、休息等健康知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传播。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俱乐部或社团,如田径、体操、武术等,以丰富自己的体育技能和知识。

-引导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活动,如公园健身、街头篮球等,增强体质,增进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科研活动,如调查分析学校体育设施的使用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鼓励学生撰写体育小论文,如分析某项运动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体育的深入理解。

七、教学反思与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远撑前滚翻这个动作,我觉得整体效果还不错,但也有些地方需要反思和改进。

首先,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动作要领的讲解和示范,学生们对于动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掌握得比较到位。我在示范时,尽量让动作慢而清晰,让学生能够看清楚每一个动作的细节,这样他们模仿起来也更加准确。不过,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动作的连贯性掌握得不是很好,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