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
课文《我的叔叔于勒》通过于勒的故事,着重刻画了菲利夫妇的丑态,引发我们
对社会人际关系的思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的叔叔于勒》九年级上册语文教
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我的叔叔于勒》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从小说“三要素”入手分析小说,理解小说主题。
2、探究品味小说的艺术特色。
3、正确的对待金钱与亲情。
教学重点:
对小说“三要素”的把握及主题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小说语言特色的赏析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点拨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同学们,假如现在有两样东西——金钱和亲情,摆在你的面前,而你只能选择一
种,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绝大多数同学都会选择亲情)
是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会这样选择呢?为什么有的人遇到分离几十年的亲兄弟非但
不去相认,而且避而远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
勒》(板书课题)
二、互动学习设计:
(一)目标展示:
首先大家来齐读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大屏幕展示)
1、从“小说三要素”入手分析小说,理解小说主题。
2、探究品味小说的艺术特色。
3、正确的对待金钱与亲情。
(二)知识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同时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大屏幕出示)
1、选自短篇小说集(),作者(),()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
界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等。
2、小说的三要素有()、()、(),其中()是最重要的。
3、字词:
阔绰栈桥褴褛十拿九稳与日俱增
(三)整体感知:
看来同学们预习的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大屏幕
出示)
1、文中出现了哪些人,写了什么事?
2、读出你认为写的最精彩的句段,并且谈谈感受。
3、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认识。
点拨:对的主题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
A、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四)合作交流:
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大屏幕展示)
1、试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划分课文层次,并概括段意(用一个字概括)
2、你认为的主人公是谁?
3、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说说起作用。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拨明确:
①故事情节
开端(1—4)盼
发展(5—19)赞
高潮(20—47)赞
结局(48—49)躲
②主人公应该是菲利夫妇
判定主人公是谁,关键看这一人物的塑造是否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所要表现的
主题思想。
③举例略
A、社会环境描写反映一个时代或地区的风俗习惯,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
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B、自然环境描写主要起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作用。
(五)品味赏析:
对于小说的学习,仅仅抓住三要素还不够,还应该进一步研究它的写作技巧,下面
我们就的语言运用和对比手法两个方面进行赏析:
1、找出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体会它的作用。
2、以第14自然段和第25自然段为例赏析语言特色。
写作特色总结(大屏幕展示)
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环境描写,烘托心情;
对比手法,深刻鲜明;
语言传神,看头心灵。
(六)课后练笔:
借鉴写作特色,进行想象写作:
“我们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长的非常像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
等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进而揭示小说的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教学重点】
把握小说中菲利夫妇的主要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多角度探究小说的主题。
【教学方法】
开放性与启发诱导式。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猜测质疑
1、让学生用一个字来概括画面的内容。
2、体会文中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
3、导入:概括你阅读小说的以有知识,你认为本节课我们应该探究什么问题?就这
篇小说你还有何疑问?
二、梳理问题,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学生大胆猜测与质疑。将问题分类,按由主到次的顺序解决。
菲利夫妇:自私、虚伪……
于勒:生活贫困、狼狈不堪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