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医院绩效考核二级分配方案.docx
文件大小:39.5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3-25
总字数:约3.35千字
文档摘要

××医院绩效考核二级分配方案

?一、方案背景

为进一步完善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各科室及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绩效考核二级分配方案。本方案在医院整体绩效考核框架下,针对各科室内部的二次分配进行细化和规范,确保分配的公平性、合理性和激励性。

二、分配原则

1.公平公正原则:依据科室及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工作业绩进行客观评价,确保分配结果公平公正,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2.激励导向原则:通过绩效考核和分配,激励科室及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兼顾差异原则:充分考虑不同科室、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和风险程度,合理设置分配系数,体现差异,确保分配的科学性。

4.沟通反馈原则:在绩效考核和分配过程中,加强与科室及员工的沟通交流,及时反馈考核结果和分配情况,接受监督和申诉。

三、分配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医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行政职能科室等所有参与医院绩效考核的科室及员工。

四、考核指标及权重

各科室绩效考核指标由医院统一设定,包括医疗质量、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科研教学、成本控制等方面。具体指标及权重如下:

1.医疗质量(40%)

-医疗安全(15%):包括医疗事故发生率、医疗纠纷投诉率等。

-诊疗规范执行(10%):如病历书写质量、医嘱执行情况等。

-检查检验准确性(5%):检查报告、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合理用药(10%):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药品比例控制等。

2.工作效率(20%)

-门诊人次(5%):科室月门诊诊疗人次。

-住院人次(5%):科室月住院收治病人数。

-床位使用率(5%):科室实际占用床日数与实际开放床日数的比例。

-平均住院日(5%):科室出院病人平均住院天数。

3.服务质量(20%)

-患者满意度(15%):通过问卷调查、现场测评等方式收集患者对科室服务态度、服务流程等方面的满意度评价。

-投诉处理满意度(5%):对科室投诉处理结果的患者满意度反馈。

4.科研教学(10%)

-科研成果(5%):发表论文数量、科研项目立项情况等。

-教学工作(5%):承担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实习生带教质量等。

5.成本控制(10%)

-科室成本核算(10%):包括人员成本、药品成本、耗材成本等控制情况。

五、考核方式

1.定期考核:医院绩效考核管理部门每月对各科室进行一次考核,按照上述考核指标及权重,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量化评分。

2.日常监控:各职能部门对科室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等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反馈给绩效考核管理部门,作为考核依据。

3.患者满意度调查: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通过线上问卷、现场访谈等形式收集患者对科室的评价,调查结果纳入服务质量考核指标。

六、二级分配方法

1.科室绩效奖金总额计算

科室绩效奖金总额=医院当月绩效奖金分配总额×科室绩效考核得分/全院科室绩效考核得分总和

2.科室内部二次分配系数确定

根据科室内部不同岗位的工作风险、工作强度、技术难度等因素,确定各岗位的二次分配系数。具体如下:

-临床医生岗位

-主任医师:系数为1.5

-副主任医师:系数为1.3

-主治医师:系数为1.1

-住院医师:系数为1.0

-护理岗位

-护士长:系数为1.3

-责任护士:系数为1.2

-辅助护士:系数为1.0

-医技岗位

-技师长:系数为1.3

-主管技师:系数为1.2

-技师:系数为1.1

-技士:系数为1.0

-行政职能岗位

-科长:系数为1.2

-科员:系数为1.0

3.个人绩效奖金计算

个人绩效奖金=科室绩效奖金总额×个人岗位系数×个人绩效考核得分/科室人员绩效考核得分总和

其中,个人绩效考核得分由科室根据医院制定的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对员工进行月度考核评分。

七、特殊情况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