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最新版标准
?一、引言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质量管理领域的重要标准,旨在帮助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以满足顾客要求并增强顾客满意。该标准取代了之前的ISO9001-2008标准,在结构、内容和要求上都有了重大变化,更加注重过程方法、基于风险的思维以及与组织战略的融合。
二、标准核心内容概述
1.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领导作用:高层领导要确立组织的宗旨和方向,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策划:包括制定质量目标、识别风险和机遇、确定应对措施等,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与组织的战略方向一致。
-支持:提供资源、培训、基础设施等支持,确保员工具备完成工作所需的能力。
-运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过程,确保过程有效运行并得到控制。
-绩效评价: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进行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以持续改进体系。
-改进:基于绩效评价结果,采取措施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基于风险的思维
-标准强调组织应理解并管理与其目标相关的风险和机遇,将基于风险的思维融入到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运行、绩效评价和改进等过程中。例如,在策划过程中识别可能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利影响,同时抓住机遇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三、各要素详细解读
1.领导作用
-领导承诺:最高管理者应作出积极的承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包括提供资源、传达质量方针和目标等。
-质量方针:质量方针应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可测量,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分解到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
2.策划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风险识别:组织应识别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内外部风险和机遇,如市场变化、新技术应用、法律法规要求变化等。
-风险分析: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风险应对: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制定应对风险的措施,如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或风险接受等。同时,对于识别出的机遇,应制定利用机遇的措施,以提升组织的绩效。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在制定质量目标时,应考虑组织的战略方向、顾客需求和期望、相关方要求等因素。策划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包括确定过程、所需资源、职责分工、实施计划和时间安排等,以确保质量目标的有效实现。
3.支持
-资源
-人力资源:确保组织具备足够数量和能力的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以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工作能力。
-基础设施:提供适宜的基础设施,如生产设备、办公设施、信息系统等,以支持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过程运行环境:营造适宜的过程运行环境,包括工作场所的温度、湿度、清洁度等物理环境,以及企业文化、团队氛围等人文环境。
-知识:确定组织运行所需的知识,包括内部知识(如员工经验、技术诀窍等)和外部知识(如行业最新技术、法律法规等),并采取措施促进知识的获取、共享和应用。
-文件化信息
-总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等,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追溯。
-创建和更新:文件应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变化进行创建和更新,确保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文件控制:对文件进行有效控制,包括文件的批准、发放、使用、更改、回收和作废等,确保文件的现行有效版本得到正确使用。
4.运行
-运行策划和控制
-过程识别: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包括与产品和服务实现相关的过程,如设计开发、采购、生产、检验等,以及支持过程,如文件控制、内部审核等。
-过程策划:针对识别出的过程,策划过程的输入、输出、活动、资源、职责和权限等,确保过程的有效运行。
-过程控制: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采取措施确保过程按策划的要求运行,以实现预期的结果。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顾客沟通:与顾客进行有效的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