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CCSA031
T/NAIA
团体标准
T/NAIA0331-2024
肉牛常用疫苗使用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euseofcommonbovinevaccines
2024-11-12发布2024-11-30实施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发布
T/NAIA0331-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固原市职业技术学校、同心县科技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贺兰县农业农村局、宁夏大学、海原县农业农村局、平罗县农业农村局、固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亚男、刘凡、邵顺成、梁小军、马科、宗亮泽、王建东、祁燕蓉、闫背背、岳康、王鑫、牛晓昊、王嘉凡、李珂、翟豫飞、杨飞、杨萌萌。
T/NAIA0331-2024
1
肉牛常用疫苗使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牛常用疫苗的术语和定义、运输保存、注射和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疫苗储存保管及使用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种肉牛场、肉牛规模养殖场及散养肉牛的常用疫苗的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指导意见要求执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疫苗vaccine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相应疾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4常用疫苗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口蹄疫疫苗、炭疽疫苗、气肿疽疫苗、产气荚膜梭菌疫苗、布鲁氏杆菌弱毒疫苗、牛病毒性腹泻疫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灭活疫苗。
5运输保存
肉牛常用疫苗的运输全过程应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活疫苗应在-15℃以下保存,灭活疫苗在2℃~8℃保存。疫苗运输全程冷链,并定时监测,记录温度。各级动物防疫部门要指定专人为疫苗专管员,配备疫苗专用储存设施,如冷库、冰柜、冰箱和运输箱等。疫苗按要求分类放置,
不同专苗单独放置,不得混放。疫苗冷库要保持清洁,防鼠防潮防污染。
6注射和使用方法
6.1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注射和使用方法
见附录A。
6.2牛口蹄疫弱毒疫苗注射和使用方法
T/NAIA0331-2024
2
见附录B。
6.3牛炭疽疫苗注射和使用方法
见附录C。
6.4牛气肿疽明矾沉淀菌疫苗注射和使用方法
见附录D。
6.5牛产气荚膜梭菌疫苗注射和使用方法
见附录E。
6.6牛布鲁氏杆菌弱毒疫苗注射和使用方法
见附录F。
6.7牛病毒性腹泻疫苗注射和使用方法
见附录G。
6.8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灭活疫苗注射和使用方法
见附录H。
7注意事项
7.1使用疫苗预防肉牛疫病时,应结合当地肉牛群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强制免疫计划进行疫苗的预防接种。
7.2疫苗的使用应在兽医技术人员监督指导下进行。使用前,应先使疫苗恢复至室温,并充分摇匀。
7.3疫苗的使用仅限于健康肉牛,患有疾病、瘦弱、怀孕后期的肉牛不应使用。
7.4下列情况不应使用疫苗:包装无法识别;超过有效期;经检验不符合兽用生物制品生产和检验报告;来源不明的疫苗;包装破损,说明书与瓶签不符的疫苗。
7.5疫苗注射选用一次性注射器或消毒后的注射器及针头,做到一畜一针,不得交叉使用。
7.6注射疫苗过程中,发现疫苗有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同级或上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保存同批次产品备查。
7.7注射疫苗时,防疫注射人员应做好个人生物安全防护。
7.8疫苗注射后,防疫注射人员的防护衣物、工具、器械、疫苗空瓶等,都应严格消毒无害化处理,不应随意抛弃。
7.9建立并保存肉牛的免疫程序记录。
8疫苗储存保管及使用管理
8.1储存保管
肉牛疫苗储藏应有专人管理,办理出入库登记,建立出入库明细账,做到日清月结,账物相符,年底或防疫年度结束,应盘查清库。
T/NAIA0331-2024
3
8.2使用管理
8.2.1各级专业人员严格按照各地疫病防控数据平台中的疫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