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串货管理制度.docx
文件大小:40.17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3-25
总字数:约3.53千字
文档摘要

串货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产品销售行为,维护市场秩序,防止串货现象的发生,保障公司、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串货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销售活动,以及参与公司产品销售的各级经销商、代理商、零售商等合作伙伴。

三、定义

1.串货:指经销商、代理商、零售商等未经公司书面同意,擅自将所经销的产品销售到非规定销售区域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跨区域销售、异地调货、网上违规销售等形式。

2.窜货区域:根据公司市场规划和销售策略,划定的各个经销商、代理商的特定销售区域。

四、串货的危害

1.破坏市场价格体系

-串货行为可能导致产品在非目标区域低价倾销,扰乱了该区域正常的价格秩序,使经销商利润受损,影响其积极性。

-低价产品冲击市场,使得消费者对产品价格产生混乱认知,降低了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

2.损害经销商利益

-经销商投入大量资源开拓和维护本地市场,串货行为导致市场竞争不公平,辛苦建立的市场份额被侵蚀,严重影响其盈利能力。

-频繁的串货可能使经销商对公司产品失去信心,降低对公司的忠诚度,甚至转向经营其他品牌。

3.影响品牌形象

-消费者在不同区域看到产品价格差异过大,可能会对品牌产生不信任感,认为品牌管理混乱,降低品牌美誉度。

-长期的串货现象可能引发假冒伪劣产品趁机流入市场,进一步损害品牌形象。

五、串货行为的识别与监控

1.销售数据监控

-建立完善的销售数据统计系统,实时跟踪各区域经销商的产品销售数量、流向、价格等信息。

-对销售数据进行定期分析,重点关注销售数量异常增长或下降、价格波动较大的区域,排查是否存在串货嫌疑。

2.市场走访

-市场管理人员定期对各销售区域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市场动态、产品陈列、价格执行情况等。

-与当地经销商、零售商及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收集有关串货的线索和信息。

3.物流信息跟踪

-要求经销商在发货时提供详细的物流信息,包括发货时间、运输单号、收货地址等。

-通过物流信息系统对产品运输轨迹进行跟踪,查看货物是否发往规定的销售区域。

4.消费者反馈

-设立消费者投诉渠道,鼓励消费者对发现的串货产品进行举报。

-对消费者反馈的串货信息进行及时核实和处理,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消费者,并记录相关情况。

六、预防串货措施

1.合理划分销售区域

-根据各区域的市场容量、经济发展水平、消费习惯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划分销售区域,并明确界定各区域的经销商。

-在划分销售区域时,充分考虑区域之间的地理距离、市场差异等因素,避免相邻区域之间因边界模糊而产生串货隐患。

2.产品差异化管理

-针对不同销售区域的市场特点和消费者需求,对产品进行差异化设计和包装,如在产品型号、配置、外观、促销赠品等方面有所区别。

-通过产品差异化,增加串货的难度,减少因产品同质化而导致的串货行为。

3.价格管控

-制定统一的产品价格体系,明确不同销售区域的产品指导价、最低限价和最高限价。

-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监控,及时发现并制止经销商的低价倾销行为。对于违反价格规定的经销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4.签订规范合同

-在与经销商签订销售合同时,明确约定禁止串货条款,并详细规定串货行为的违约责任。

-合同中应明确要求经销商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销售区域进行销售,不得擅自将产品销售到其他区域。

5.加强培训与沟通

-定期组织经销商培训,加强对公司销售政策、市场管理规定等方面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经销商对串货危害的认识,增强其遵守制度的自觉性。

-建立与经销商的定期沟通机制,及时了解经销商的经营状况和市场反馈,解答经销商的疑问,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七、串货行为的处罚

1.警告

-对于首次发现串货行为且情节较轻的经销商,公司将发出书面警告,要求其立即停止串货行为,并限期整改。

-警告期间,公司将对该经销商的销售行为进行重点监控。

2.罚款

-根据串货行为的严重程度和造成的影响,对串货经销商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罚款金额将根据串货产品的数量、销售额等因素确定。

-罚款将从经销商的货款中扣除,同时公司有权暂停该经销商的部分或全部产品供货,直至其缴纳罚款并整改完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