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SHE风险管理制度.docx
文件大小:40.37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3-25
总字数:约4.39千字
文档摘要

SHE风险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

本制度旨在建立健全公司的SHE(安全、健康、环境)风险管理体系,识别、评估和控制SHE风险,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保护环境,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部门、车间、岗位以及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研发、销售、采购、仓储、运输等环节。

三、引用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相关行业安全、健康、环境标准及规范

四、职责分工

1.SHE管理委员会

-负责制定公司SHE风险管理的方针、目标和政策。

-审议重大SHE风险评估报告和控制措施方案。

-协调解决公司SHE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安全管理部门

-组织开展公司的安全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工作。

-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并监督执行。

-负责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等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参与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

3.健康管理部门

-开展职业健康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工作。

-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员工职业健康档案。

-制定职业健康防护措施,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

4.环境管理部门

-识别和评估环境风险,制定环境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

-监督公司的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情况,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负责环境监测、环境统计等工作,及时处理环境投诉。

5.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的SHE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工作,落实各项SHE管理措施。

-组织员工参加SHE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操作技能。

-配合公司安全、健康、环境管理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及时报告本部门的SHE风险和隐患。

五、SHE风险识别

1.识别范围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风险,如设备故障、化学反应失控、火灾爆炸等。

-人员操作行为风险,如违规操作、疲劳作业、未佩戴防护用品等。

-设施设备风险,如建筑物结构安全、电气设备漏电、特种设备故障等。

-环境因素风险,如噪声、粉尘、废气、废水、废渣等对环境和员工健康的影响。

-管理因素风险,如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检查不到位、应急预案不健全等。

2.识别方法

-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FME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等方法进行SHE风险识别。

-结合行业经验、事故案例分析以及员工反馈等途径,全面识别潜在的SHE风险。

3.识别频率

-公司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SHE风险识别工作。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应进行专项的SHE风险识别。

-当生产经营活动发生重大变化或出现重大安全、健康、环境事件后,应及时进行SHE风险识别。

六、SHE风险评估

1.评估准则

-依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进行评估。

-可能性分为极高、高、中、低、极低五个等级。

-后果严重性分为严重、较大、一般、轻微四个等级。

2.评估方法

-采用风险矩阵法对识别出的SHE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级别。

3.评估流程

-收集风险识别相关信息,包括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素和后果严重性因素。

-按照风险矩阵法,对每个风险进行打分,确定风险等级。

-编制SHE风险评估报告,详细记录风险评估的过程和结果。

七、SHE风险控制

1.控制原则

-优先采用消除、替代、工程控制等技术措施降低风险。

-对于无法通过技术措施完全消除的风险,采取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进行控制。

-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2.控制措施制定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重大风险应制定专项控制方案,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控制目标和措施要求,并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