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校长讲话:“3579”工作思路!即三个目标定位,五大核心举措,七个质量支柱,九条实践路径.docx
文件大小:17.83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3-25
总字数:约4.66千字
文档摘要

各位领导、老师们:

我想与大家分享关于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3579工作体系,即三大目标定位,五项核心举措,七个质量支柱,九条实践路径。这一体系旨在为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清晰的方向和实践指导。

一、教学管理三大目标定位:高远务实,目标引领

1、近期成效,稳步提升定位。立足当前教学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目标,按照保基础、提能力、创特色的思路,细化到各学科、各年级的具体指标。我们将与各教研组长、年级主任签订目标责任书,共同承诺:优生比例要有增长,学困生数量要有减少,中等生进步要有保障,整体教学质量要跻身区域前列。教育是一场耐心的等待,但也是一次次主动的奋进。

2、中期发展,特色塑造定位。着眼未来三年发展,打造具有我校独特烙印的教育品牌。我们将通过课程创新、教法改革、评价变革三大路径,构建起学校的教学特色。特别是要在科学素养、人文底蕴、艺术修养三个维度形成我校的教育亮点,让每一个走出校门的学生都能在某一方面展现出不凡的素养和能力。

3、长远规划,品牌引领定位。放眼更远的未来,我们要打造区域内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品牌,让我校毕业生成为一张闪亮的名片。通过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创新教育模式、优化成长环境,使我校在激烈的教育发展中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让每一位家长都能成为学校的口碑传播者,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学校教育理念的最好诠释者。

二、提升教学管理质量五项核心举措:系统协同,精准发力

1、构建高效教研生态圈。教研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引擎,我们将建立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教研生态。每周教研活动要围绕核心问题,形成问题提出—分析研讨—实践验证—经验总结的研究闭环。教研组长要担当学术引领者,骨干教师要成为实践探路人,青年教师要做积极的学习者和创新者。我们还将引入2+X专家资源库,即2名固定指导专家+X名领域专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持。教研不是为了研而研,而是要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完善多维教学评价体系。打破单一的考试评价模式,构建过程+结果、定性+定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学生评价注重三维:知识掌握度、能力发展度和素养形成度;教师评价关注四力:教学创新力、问题解决力、学生带动力和专业发展力;学校评价突出五效:教学效益、管理效能、特色效应、创新效度和发展效力。通过科学的评价引导教与学的良性发展,让评价真正成为提升质量的有力杠杆。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将推行735高效课堂模式:7个环节(情境创设、目标导航、问题探究、合作交流、成果展示、反馈评价、拓展延伸),3个维度(知识建构、能力培养、思维发展),5个关注点(学生参与度、教学有效度、问题深刻度、方法适切度、反馈及时度)。每位教师要在课堂中精心设计学习任务,精准把握教学节奏,精细组织课堂互动,让45分钟成为学生成长的黄金时间。

4、推进智慧教育转型升级。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构建云—网—端三位一体的智慧教育环境。在云端,建设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库,涵盖微课、案例、试题等多种资源;在网上,打造互动式教研平台,促进教师间的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在端处,开发个性化学习系统,实现学习过程的精准记录和智能推送。通过科技赋能教育,既提高教学效率,又增强学习体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的教育。

5、强化教师专业能力建设。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我们将实施青蓝工程2.0版,通过传帮带机制助力新教师快速成长;推出名师培育计划,为骨干教师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设立卓越教师工作室,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同时,每学期组织两次全校性专业培训和一次分学科深度研修,聚焦教育教学前沿理念和实践方法。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三、教学质量提升七个质量支柱:全面统筹,重点突破

1、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程。课堂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阵地,我们将大力推进课堂革命,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维度进行系统变革。着力打造三有课堂:有思考的问题、有深度的对话、有价值的生成。每位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设计高认知挑战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优质课堂不是华丽的表演,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沃土。

2、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工程。对接新课程标准,明确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探索知识—能力—素养一体化的教学路径。语文学科注重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数学学科突出数学抽象、推理论证、模型思想;英语学科强调语言运用、跨文化理解;科学学科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学科教学主渠道,系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工程。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我们将重点培养学生的四大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反思学习能力。建立学习策略库,为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