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校长讲话:“2574”工作实施思路!即两大抓手,五项重点任务,七个落实环节,四个质量目标.docx
文件大小:15.54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3-25
总字数:约3千字
文档摘要

各位领导、老师们:

在这个重要的时间阶段,我想跟大家分享关于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2574工作思路:即两大总抓手,五项重点任务,七个落实环节,四类质量目标。

一、新学期教学质量的二大总抓手:精细管理、高效实施

1、精细管理就是把目光聚焦到课堂的每一分钟。围绕学生获得感做加法,围绕教师负担做减法。教学管理者要走进课堂,深入一线,不能只靠听汇报抓质量,要通过随堂听课、巡课、调研、谈话等手段,从源头把握真实教学状态。从备课流程看教师功夫,从教学细节看师生变化,从课堂气氛看师生关系,从学生反馈看学科成效。

2、高效实施就是把每一项要求落到实处。不搞花架子,不走形式,不喊空口号。教学管理必须讲究实效,一项工作定下来,就要有推进计划、实施路径、验收标准。学校各项活动、教研会、公开课等都需划定效果线,超过效果线的坚持、扩大,低于效果线的及时调整、改进。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聚焦高效,拒绝平庸。

二、新学期教学工作五项重点任务:调研、研修、优化、创新、评价

1、开展一次系统教学调研,旨在发现问题、明确症结。调研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形态、作业完成质量、学科测评反馈、备课集体研讨效果。以年级为单位,以学科为维度,通过问卷、座谈、抽测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形成问题清单,按照3+2原则,即每个年级提炼3个共性问题,每个学科提炼2个特性问题,为下一步改进工作奠定基础。

2、推进校本研修2.0升级计划,旨在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打破以往听课—评课—记录的简单模式,改为问题导向+主题研修+跟踪反馈三位一体的研修模式。学校统筹整合教研资源,重构校级骨干教师培养体系,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建立研修档案袋,促进教师从教向导转变,培育一师一特色的科研型教师队伍。

3、优化教学流程,构建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前问题导学、课中任务驱动、课后反思固化,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闭环。教师角色由主讲者转向引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重点优化课堂结构的三个关键点:①导入不超过3分钟;②核心问题解决必须安排在课堂黄金时段(第10-30分钟);③课堂总结改为学生主导的我的收获分享。

4、创新作业设计,实行双轨多层作业机制。所谓双轨指基础作业+拓展作业两条轨道;多层指依据学情,分层设计基础作业内容。作业设计必须考虑三性:检测性(对知识掌握的检测)、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应用性(联系生活实际)。作业批改执行四步法:错因分析—分类整理—针对辅导—跟踪复测。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作业质量,做到少而精、活而实。

5、改革学业评价,创建多元立体评价体系。打破单一分数评价,构建知识技能+思维品质+学习态度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引入成长性评价概念,关注学生进步幅度而非绝对分数。每月组织一次学习成长汇报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进步。教师评价学生时采用5:3:2原则:50%关注基础知识掌握,30%关注思维能力提升,20%关注学习习惯养成。

三、新学期教学管理落实的七个环节:检、评、研、议、导、推、评

1、检指常规检查,不是简单的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改进提供方向。检查必须做到四精准:精准定位问题、精准分析原因、精准制定方案、精准推进落实。常规检查要形成检查清单,不搞突击,不走过场,建立常规检查周报制度,形成教学管理闭环。

2、评指课堂评价,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管理者必须通过科学评价来引领课堂变革。评价标准采用433模式:40%看学生参与度,30%看师生互动质量,30%看教学目标达成度。课堂评价更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对教师的评价不急于下结论,要多听多看多思考,避免一锤定音。

3、研指集体教研,改变过去人人都讲,就是不研的现象,深化教研实效。集体教研要围绕一课一主题展开,不泛泛而谈,不笼统评价。教研组长要提前设计研讨议题,控制研讨节奏,确保研讨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每次教研活动要形成1-2个可操作的教学策略或方法,并在后续教学中加以验证、改进。

4、议指课题议课,通过磨课-展课-议课,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议课改变以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稀泥做法,改为问题导向、聚焦改进的议课方式。议课必须关注三个度:学生理解度、教学难点突破度、课堂纪律自控度。议课环节采用优点共享、问题集思、策略共创的流程,形成可资借鉴的教学智慧。

5、导指学习引导,重视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开设学法指导课,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四步学习法:预习导知—听课聚焦—当堂反馈—错题纠正。特别关注边缘生、学困生,实施一帮一结对帮扶计划,帮助其走出学习困境。

6、推指示范推广,选树典型,以点带面。在校内开展教学示范课评选活动,各学科每学期评选1-2节示范课,通过录像、说课、课例分析等方式加以推广。对优秀教学案例进行梳理提炼,形成校本教学资源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提升。

7、评指质量评估,建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