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层行政会议上,校长讲话:中层干部如何协同发力?.docx
文件大小:17.73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3-25
总字数:约4.1千字
文档摘要

各位中层干部:

大家好!

今天咱们聚在一起,我想跟大家聊聊如何打造一支高效团结的中层团队,共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这个话题。这事儿不仅关乎咱们学校的发展方向,更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和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

回想我自己的成长历程,从普通教师到教研组长,再到教务主任,最后成为校长,这一路走来,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挫折的苦涩。特别是刚担任中层干部那会儿,真是压力山大,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有时候想了很多点子,但推行起来困难重重;有时候想做点改变,却又担心遭到抵触。就像是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才对。

经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我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学校管理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咱们所有人共同努力的合奏曲。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几个方面的体会,希望能对咱们今后的工作有所启发。

一、找准定位:做好教育的领航者

作为学校的中层干部,咱们就好比一艘大船上的各个部门负责人。校长是船长,咱们是各个舱室的舱长,老师们则是这艘船上的水手。船要想平稳前行,既需要船长掌舵,也需要舱长各司其职,更需要水手们齐心协力。

刚接手教务处的时候,我整天忙得团团转,从早到晚应付各种突发事件,搞得自己筋疲力尽。周一检查晨读,周二看课间操,周三抓卫生,周四查作业,周五盯自习,恨不得把自己分成五个人去干活儿。结果虽然每天都很忙,但工作却总是做不完,而且教学质量也没明显提升。

有一次,我们学校迎接市里的教学检查,我紧张得几天没睡好觉,生怕出什么岔子。检查当天,我像个陀螺似的转来转去,这边刚安排好,那边又出了问题。最后虽然检查顺利通过了,但我却累得瘫在办公室里动弹不得。

后来,一位老校长给我提了个醒:你这是手还没放下,脑子还没用起来!他说:当了中层,就不能事事都亲力亲为了,要学会用脑不用手,把精力放在谋划和统筹上,具体事务要放手让下面的人去做。

这番话让我猛然醒悟。我之前的问题就在于没找准自己的定位,还把自己当成普通教师在干活儿,凡事都想亲自动手。后来我逐渐调整了工作方式,不再事必躬亲,而是把精力集中在制定计划、搭建制度、培养团队上。我把教学常规检查分解给各教研组长,把活动组织交给年级组长,自己则专注于课程改革和质量提升的整体规划。

慢慢地,我发现工作效率提高了,老师们的积极性也上来了。因为当我把权力适当下放后,老师们感受到了信任,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被激发出来了。教研组长们不再只是被动地执行任务,而是能主动思考如何提升教研质量;年级组长们也从单纯的传达指令变成了主动谋划年级特色活动。

找准定位,就是要清楚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擅长做什么。咱们中层干部不是万能的,也不必事事亲为。要学会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特长,弥补自己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要成为一个领航者,而不是独行者,带领团队一起前进,而不是一个人闷头苦干。

二、建设团队:做好教育的联结者

学校就像一个大花园,各个部门就是花园里的不同区域。中层干部就是这些区域的园丁,既要把自己负责的区域打理好,也要和其他园丁一起,让整个花园姹紫嫣红、生机勃勃。

刚当上教导主任那会儿,我挺有一股子干劲儿,想把教学工作搞得风生水起。可那时候我眼里只有教学,对德育、后勤这些工作不怎么上心。我总觉得,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其他都是辅助,只要把教学抓好了,其他都不是问题。

结果我和德育处的配合总出问题。他们安排升旗仪式,我这边却安排了模拟考试;他们组织主题班会,我这边却布置了教研活动。每次碰到这种情况,大家都憋着一肚子火,但又不好意思当面发作,只能私下里抱怨两句。长此以往,部门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影响了整体工作效率。

有一次,学校要举办大型艺术节,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可就在活动前一周,突然接到上级通知,要进行期中考试质量监测。这下可把我给难住了,既要保证考试顺利进行,又不能影响艺术节的准备工作。如果按照以前的思维,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把艺术节往后推,先把考试抓好。但这一次,我没有独断专行,而是召集各部门负责人一起商量对策。

结果大家集思广益,想出了两全其美的办法:把考试时间压缩集中,每天早上考试,下午正常排练;同时适当调整排练场地,避开考场区域。这样既不影响考试,又能保证艺术节如期举行。最后,两项工作都圆满完成了,而且比预期的效果还要好。

这件事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层干部之间的协作有多重要。咱们都是学校这台机器上的齿轮,只有啮合得当,机器才能高效运转。如果每个齿轮都只顾自己转,不管其他齿轮,那这台机器迟早会出问题。

建设团队,就是要打破部门墙,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力量互补。咱们中层干部要有一盘棋的思想,时刻从学校整体利益出发考虑问题。遇到困难,不能只想着自己部门怎么过关,而要想着大家一起怎么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推动学校发展。

三、激发活力:做好教育的点火者

每个老师心中都有一团火,有的熊熊燃烧,有的只有星星之火,有的甚至快要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