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珠制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串珠制作的基本材料和工具。
-掌握串珠的基本针法,如平针、回针、双钱结等。
-学会运用基本针法制作简单的串珠饰品,如手链、项链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看示范、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串珠制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串珠材料和工具的认识与使用。
-基本针法的掌握和运用。
2.教学难点
-不同针法在饰品制作中的灵活运用。
-提高学生的创意和制作技巧,制作出具有个性的串珠饰品。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串珠制作的基本知识、针法和技巧。
2.演示法:通过教师的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3.实践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制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制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
1.材料:各种颜色和形状的串珠、鱼线、金属配件(如珠子扣、龙虾扣等)、剪刀、镊子等。
2.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教学课件、示范作品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展示一些精美的串珠饰品图片,如手链、项链、耳环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提问学生是否喜欢这些饰品,是否想自己动手制作。
(二)知识讲解(10分钟)
1.串珠材料介绍
-展示各种串珠,介绍其材质、颜色、形状和用途。
-讲解鱼线的特点和选择方法,以及金属配件的种类和使用方式。
2.串珠工具介绍
-展示剪刀、镊子等工具,介绍其功能和使用注意事项。
(三)基本针法演示(15分钟)
1.平针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平针的针法:将鱼线从珠子的一个孔穿入,再从另一个孔穿出,依次串上珠子。
-强调穿线的方向和力度,避免珠子滑落。
2.回针
-演示回针的针法:在完成一段平针后,将鱼线从最后一颗珠子的孔穿回,沿着原来的线路反向串珠。
-讲解回针的作用,如加固珠子、使饰品更加牢固。
3.双钱结
-详细演示双钱结的打法:
-取一段鱼线,对折后打一个活结。
-将其中一根线从活结的圈中穿出,形成一个环。
-另一根线从这个环中穿过,并绕在环上,形成一个类似8字的形状。
-调整形状,拉紧两根线,使双钱结成型。
-强调双钱结的对称和紧实度。
(四)实践操作(20分钟)
1.布置任务:让学生用平针和回针制作一条简单的手链。
2.学生动手制作
-学生领取材料和工具,开始制作手链。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解答学生的问题。
(五)小组展示与评价(10分钟)
1.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展示本小组制作的手链。
2.评价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六)拓展与创新(10分钟)
1.展示一些更复杂的串珠饰品图片,启发学生的创意。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针法制作出更有个性的饰品。
3.鼓励学生尝试用双钱结或其他针法制作饰品的一部分,如项链的吊坠、手链的装饰等。
(七)课堂总结(5分钟)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串珠材料和工具的认识、基本针法的掌握以及简单饰品的制作。
2.强调串珠制作的安全注意事项,如正确使用剪刀、避免鱼线缠绕等。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串珠制作,发挥自己的创意,制作出更多精美的作品。
六、教学延伸
1.组织串珠制作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实践和交流。
2.鼓励学生参加手工制作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3.引导学生将串珠制作与其他手工艺术形式相结合,如刺绣、编织等,拓展艺术视野。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