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联读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这两篇文章分别从科学发现和人物成长两个角度,展现了人类在探索自然和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两篇文章与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课文内容紧密相连,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和科学家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通过学习青蒿素的发现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家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艰辛与执着。
3.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分析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和教育意义。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之前,已经对科学和人文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包括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一些历史人物的基本事迹。然而,对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和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这样的具体案例,学生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高中生普遍对科学发展和人物传记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喜欢探索未知,对科学家的故事和成就充满好奇。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通过文本获取信息。学习风格上,学生既有独立学习者,也有偏好合作学习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兼顾不同风格的学生。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阅读《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时,可能会遇到科学术语理解困难的问题,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解释和背景知识。在阅读《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时,学生可能会对人物经历的深度理解感到挑战,需要教师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人物成长的过程。此外,学生可能对科学发现背后的伦理和道德问题产生疑问,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粉笔。
2.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在线讨论。
3.信息化资源:青蒿素发现的相关视频资料、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相关文献和传记。
4.教学手段: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青蒿素的图片和科学家屠呦呦的照片,激发学生的兴趣。随后,教师简要介绍青蒿素的发现背景和屠呦呦的科研成就,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2.讲授新知(20分钟)
a.青蒿素的发现过程
教师详细讲解青蒿素的发现历程,包括科研团队的研究方法、实验过程和最终成果。同时,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艰辛。
b.屠呦呦的科学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屠呦呦在科研过程中展现出的科学精神,如坚韧不拔、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等,让学生从中汲取力量。
c.青蒿素的应用和影响
教师介绍青蒿素在治疗疟疾方面的应用,以及它在全球卫生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d.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教师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为例,分析物理学家的成长经历,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家的人生轨迹和教育背景。
3.巩固练习(10分钟)
a.学生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青蒿素的发现对人类有哪些意义?
2.屠呦呦的科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
3.你认为科学家在科研过程中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b.小组代表发言
各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屠呦呦的科学精神和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5.作业布置(5分钟)
a.阅读课外书籍,了解更多科学家的事迹。
b.思考:结合本节课所学,谈谈你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理解。
c.撰写一篇关于青蒿素或物理学家的短文,字数不限。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a.青蒿素的科学背景资料:可以收集关于青蒿素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历史应用等科学文献,让学生深入了解青蒿素的多方面知识。
b.屠呦呦的科研经历记录:搜集屠呦呦在青蒿素研究过程中的日记、信件、访谈等,展现科学家个人的科研历程和心路历程。
c.其他科学家的故事:介绍其他在医学或物理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如卡尔·林耐、爱因斯坦等,拓展学生对科学历史的认识。
2.拓展建议:
a.鼓励学生阅读《青蒿素的发现》等相关书籍,深入了解青蒿素的研究过程和科学家的贡献。
b.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或博物馆,特别是与医学和物理学相关的展览,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c.安排学生观看关于科学家传记的电影或纪录片,如《屠呦呦:青蒿素的发现者》等,通过影视作品加深对科学家故事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