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极端事件防范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个人极端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减少个人极端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预防为主,防处结合:强化防范意识,建立健全个人极端事件监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个人极端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4.依法规范,科学应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个人极端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健全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因个人因素引发的,可能对社会秩序、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的各类极端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四)事件分级
根据个人极端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事件分为三级:
1.重大事件(Ⅰ级):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者50人以上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件。
2.较大事件(Ⅱ级):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事件。
3.一般事件(Ⅲ级):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事件。
上述分级标准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机构
成立个人极端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应急指挥中心),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分管领导担任副总指挥,成员包括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设在[具体部门],负责日常工作。
(二)职责分工
1.应急指挥中心职责
-负责全面领导、指挥和协调个人极端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研究制定应对个人极端事件的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
-及时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必要时请求支援。
-决定启动、终止应急预案,发布应急处置指令。
2.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职责
-负责应急指挥中心的日常工作,收集、分析、汇总个人极端事件相关信息,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协调各成员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传达应急指挥中心的各项指令。
-组织制定、修订应急预案,督促检查各部门、各单位应急准备工作落实情况。
-负责与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联络,组织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工作。
3.成员单位职责
-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现场秩序,控制事态发展,开展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等工作,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组织医疗救治力量,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民政部门:负责做好遇难人员善后处置工作,提供必要的救助和抚恤。
-教育部门:负责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做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涉校个人极端事件的处置工作。
-信访部门:负责接待群众来访,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引发个人极端事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做好涉及劳动纠纷等方面的政策解释和矛盾化解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加强对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监管,配合做好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保障应急救援物资和人员的运输畅通。
-宣传部门:负责组织新闻媒体做好个人极端事件的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个人极端事件应急处置的相关工作。
三、预防与预警
(一)预防措施
1.信息收集与分析
-建立健全个人极端事件信息收集网络,各部门、各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和报送可能引发个人极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