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良性前列腺增生课件第1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概述一、定义良性前列腺增生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原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成分的增生、解剖学上的前列腺增大、下尿路症状以及尿动力学上的膀胱出口梗阻。二、流行病学组织学上BPH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最初通常发生40岁以后,到60岁时大于50%,80岁时高达83%。三、病因学BPH的发生必须具备年龄增长及有功能的睾丸两个重要条件。第2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病理前列腺分为外周带、中央带、移行带、和尿道周围腺体区。所有BPH结节发生于移行带和尿道周围腺体区。在前列腺和膀胱颈部有丰富的α受体,尤其是α1受体,激活这种肾上腺素能受体可以明显提高前列腺尿道阻力。前列腺的解剖包膜和下尿路症状密切相关。由于有该包膜的存在,增生的腺体受压而向尿道和膀胱膨出从而加重尿道梗阻。前列腺增生后,增生的结节将腺体的其余部分压迫形成“外科包膜”,两者有明显分界。增生部分经手术摘除后,遗留下受压的腺体,故术后直肠指诊及影像学检查仍可以探及前列腺腺体。五、病理生理改变前列腺增生导致后尿道延长、受压变形、狭窄和尿道阻力增加,引起膀胱高压并出现相关排尿期症状。随着膀胱压力的增加,出第3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现膀胱逼尿肌代偿性肥厚、逼尿肌不稳定并引起相关储尿期症状。如梗阻长期未能解除,逼尿肌则失去代偿能力。继发于BPH的上尿路改变,如肾积水及肾功能损害,其主要原因是膀胱高压所致尿储留以及输尿管反流。六、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BPH引起的下尿路症状主要表现为储尿期症状、排尿期症状、排尿后症状及相关并发症。夜尿即夜间尿频,指夜间排尿次数≧2次。BPH的诊断需要根据症状、体格检查尤其是直肠指诊、影像学检查、尿动力学检查及内镜检查等综合判断。BPH的治疗主要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及外科治疗。治疗的目的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保护肾功能。第4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
临床进展性目前较为公认的显示BPH发生临床进展的内容包括:下尿路症状加重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最大尿流率下降、急性尿储留、反复血尿、复发性尿路感染以及肾功能损害等,BPH患者接受外科治疗是疾病进展的最终表现形式。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1、年龄2、血清PSA3、前列腺体积4、最大尿流率第5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残余尿量6、症状评分7、组织学炎症此外,长期高血压(尤其是高舒张压)、前列腺移行带体积及移行带指数也可能与BPH的临床进展有关。第6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一、初始评估1、病史询问2、体格检查3、尿常规4、血清PSA5、超声检查6、尿流率检查二、根据初始评估结果需要的进一步检查1、排尿日记第7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血肌酐3、静脉尿路造影检查4、尿道造影5、尿流动力学检查6、尿道膀胱镜检查三、不推荐检查项目CT、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