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文件大小:4.28 MB
总页数:41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1.17千字
文档摘要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2024年版)解读;·*概述**

·*诊断及鉴别诊断**

·*哮喘的评估**

·*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治疗**

·*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处理**;·*重度哮喘及不典型哮喘**

·*特殊类型哮喘及哮喘的管理**

·*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某些特殊问题与预防**

·*总结与展望**;01;;02;诊断及鉴别诊断;03;;04;;ICS是哮喘慢性持续期治疗的首选药物,能够有效控制气道炎症,减少哮喘症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ICS制剂和剂量。;;定期评估;05;一般处理措施;受体激动剂;;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症状的变化。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06;评估指标;;EOS表型;不典型症状;07;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CVA是一种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的哮喘类型。其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肺功能检查及气道炎症指标。治疗原则与典型哮喘相同,主要采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或ICS联合长效β?受体激动剂(LABA)治疗,治疗时间通常超过8周。对于治疗反应不佳且气道炎症严重的CVA患者,可考虑升级治疗,如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或短期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OCS)。

运动诱发性哮喘

运动是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之一。对于运动诱发性哮喘,预防措施包括运动前热身、避免在寒冷或干燥的环境中运动以及使用预防性药物如短效β?受体激动剂(SABA)。治疗药物包括ICS、LABA以及按需使用SABA。

职业性哮喘

职业性哮喘是由工作环境中的过敏原或刺激物引起的哮喘。其诊断需结合职业史、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检查。管理措施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改善工作环境以及使用哮喘治疗药物。;;;08;哮喘知识普及:教育患者及家属关于哮喘的基本知识,包括哮喘的定义、病因、症状、诱发因素及并发症等,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哮喘,减少对疾病的恐惧和误解。;09;哮喘的共患疾病;;;10;指南修订背景与目的;诊断路径优化

补充了哮喘诊断路径,新增了“拟诊路径”,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清晰且实用的指导框架,有助于减少因检查条件限制导致的诊断延误。

临床分期与分级更新

哮喘的临床分期主要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控制期,并引入了“临床治愈”的概念。??时,根据治疗级别进行回顾性分级,使分级更准确和实用。

评估体系强化

对哮喘评估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重点更新了临床症状控制水平和未来急性发作风险的评估。特别指出,需关注咳嗽或胸闷等不典型症状,以及EOS与FeNO等生物标志物在预测未来急性发作风险中的重要作用。;治疗策略细化

对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处理、重度哮喘、不典型哮喘、哮喘管理原则等方面根据最新的研究证据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强调个性化治疗,提高疗效。;;未来展望与挑战;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