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数据中心冷板式液冷系统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254.61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2.81千字
文档摘要

《数据中心冷板式液冷系统技术规范》(征求意见

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4年下达的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数据中心

冷板式液冷系统技术规范》由曙光数据基础设施创新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承办,计划号T-469。该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28)归口管理。

1.2主要起草单位和工作组成员

曙光数据基础设施创新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

究院、清华大学、中科赛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组建国家标准编写组,

共同推动该项国家标准制定。

1.3主要工作过程

2024年7月,国标计划下达后,由主办单位展开调研,进行标准草案大纲的

编制工作,及筹备召开国标启动会。

2024年9月,召开国标启动会暨标准技术研讨会,确定编写大纲及草案编写

方案,于2014年12月形成标准讨论草案。

2025年1月,召开标准编制会议,根据与会单位讨论意见及会后反馈意见,

在工作组讨论稿基础上修改完善标准草案。

2025年3月,召开标准研讨会议,根据与会单位讨论意见及会后反馈意见,

会后形成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2.1编制原则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

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进行制定,遵循了适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2.2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

曙光数据基础设施创新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在标准起草过程中对标准

规定的技术要求征集了业内主要研发企业、科研院所、应用单位的意见,并充分

考虑科技发展及应用。从市场符合性分析,该标准规定技术要求是合理的,切实

1

给出符合产业实际需要的技术要求。

2.3解决的主要问题

5G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资源存储、

计算和应用需求大幅提升。数据中心作为承载数据处理、交换以及存储的重要载

体,正面临着能耗压力和散热挑战。冷板式液冷技术具有高效散热和绿色节能的

优势,同时对计算机系统改动不大,落地可实施性强,被广泛认为是解决散热和

能耗问题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该标准旨在通过统一技术要求和行业应用实践,系统性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其一,通过规范系统设计、结构及接口的统一要求,解决系统兼容性差、性能参

差不齐等问题;其二,通过规范系统连接方式、密封材质、耐压能力、冷却液运

行参数等安全指标,从源头降低系统漏液、腐蚀等安全风险;其三,构建涵盖热

性能、耐压性等标准化测试流程,确保技术评估的科学性与可比性。通过全链条

技术规范的建立,该标准将加速冷板式液冷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推动产业链上下

游在关键组件、系统集成及测试验证等环节的深度协同,为高密度算力基础设施

的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最终引领液冷生态系统迈向成熟。

2.4主要制定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数据中心冷板式液冷系统的设计、部署和运维。

本标准规定了冷板式液冷系统的可靠性分级、能效以及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概

念及分级,明确了系统负荷计算及水力计算要求,针对系统关键构成提出技术要

求,并建立标准化测试方法。具体内容包括:

3.术语和定义

提出冷板式液冷系统涉及的相关专业术语及缩略语。

4.缩略语

本标准涉及的缩略语。

5.框架及分类

分别给出了冷板式液冷系统的构成和布置方案分类。

6.系统分级

给出了冷板式液冷系统的可靠性分级,冷却能耗因子计算公式和能效分级,

以及水资源利用效率计算公式和分级。

7.系统负荷及水力计算

2

给出了系统负荷计算公式和水力计算技术要求。

8.总体要求

给出了系统存储运输环境要求、系统供液温度及温差,以及系统性能等总体

要求。

9.系统要求

分别对外观结构、二次侧系统、一次侧系统和监控管理系统给出技术要求。

10.系统测试

给出了系统能效、水利用效率、外观结构及各设备组件的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