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CN212869174U
(45)授权公告日2021.04.02
(21)申请号202021409248.0
(22)申请日2020.07.16
(73)专利权人上海完形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地址200000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川路6251
号11幢109室
(72)发明人杜剑波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代理人陆惠中王永伟
(51)Int.Cl.
F16M11/24(2006.01)
F16M11/04(2006.01)
G06K9/00(2006.01)
G06T17/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面部3D建模矫正装置
(57)摘要
CN212869174U本实用新型涉及面部3D建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面部3D建模矫正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3D建模仪,3D建模仪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架,弧形支撑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摄像头,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垫块,垫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支撑架,第一U形支撑架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表面与第一U形支撑架的内壁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先对头模进行建模,然后对比建模图形与标准数据之间的差距,并通过对比结果判断摄像头的偏移程度,进而便于使用者快速的对该3D建模装置上摄像头的位置进行
CN212869174U
CN212869174U权利要求书1/1页
2
1.一种面部3D建模矫正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
接有3D建模仪(2),所述3D建模仪(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架(4),所述弧形支撑架(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摄像头(5),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垫块(6);
所述垫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支撑架(7),所述第一U形支撑架(7)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8),所述轴承(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的表面与第一U形支撑架(7)的内壁接触,所述转轴(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0),所述支撑块(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柱(11),所述螺纹柱(1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环(12),所述螺纹环(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面部托架(13);
所述支撑块(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4),所述限位环(14)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柱(15),所述限位柱(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头模(16),所述转轴(9)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卡块(17),所述垫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锁紧机构(18),所述锁紧机构(18)的表面与卡块(17)的内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3D建模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18)包括第二U形支撑架(181),所述第二U形支撑架的背面开设有滑孔(182),所述滑孔(18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柱(183),所述卡柱(183)的表面与卡块(17)的内壁接触,所述卡柱(18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环(184),所述挡环(184)位于第二U形支撑架(181)的内部,所述挡环(184)的表面套接弹簧(185),所述弹簧(185)的表面与挡环(184)的正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3D建模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15)为正四棱柱,且限位柱(15)、支撑块(10)和头模(16)的中心均在同一垂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3D建模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推杆(19),所述液压推杆(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2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部3D建模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柱(183)为正四棱柱,且卡柱(183)、卡块(17)和转轴(9)的中心均在同一水平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面部3D建模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推杆(19)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液压推杆(19)位于底板(1)的四角处。
CN212869174U说明书1/3页
3
一种面部3D建模矫正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面部3D建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部3D建模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3D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