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规范合伙企业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保护合伙企业及合伙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合伙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财务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合伙企业及其所属各分支机构的财务活动。
3.基本原则
合伙企业财务管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合法性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
-适应性原则:适应合伙企业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
-权责发生制原则: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确定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
-效益性原则:注重经济效益,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成本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财务机构与会计人员
1.财务机构设置
合伙企业设立独立的财务部门,配备必要的财务人员,负责合伙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财务部门应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分工,确保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2.会计人员配备与任职资格
-会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继续教育。
-财务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具备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3.会计人员职责
-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合伙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违反财务制度的行为予以制止和纠正。
-编制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报告,为合伙人提供决策依据。
-负责财务档案的整理、保管和归档工作。
三、会计核算
1.会计核算原则
-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会计核算采用借贷记账法,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和谨慎性原则。
2.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
-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填制,确保真实、完整、合法。
-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助性账簿,应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设置和登记。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格式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3.会计核算流程
-审核原始凭证:对各项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确保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编制记账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确定会计分录。
-登记账簿: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类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
-结账:在会计期末,对账簿记录进行结账,计算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编制财务报表:根据结账后的账簿记录,编制财务报表。
-财务分析: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为合伙人提供决策支持。
四、财务审批与授权
1.审批原则
-严格执行审批制度,明确审批权限和审批流程,确保各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审批应遵循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审批人应对审批事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2.审批权限划分
-合伙人会议负责审议和批准合伙企业的年度财务预算、决算报告、利润分配方案和亏损弥补方案等重大财务事项。
-合伙企业负责人负责审批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各项费用支出、资金收付等一般性财务事项,但应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
-财务负责人负责审核各项财务收支的合规性和合理性,对重大财务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
3.审批流程
-费用报销:报销人填写费用报销单,注明报销事由、金额等,附上原始凭证,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报财务负责人审核,最后由合伙企业负责人审批。
-资金支付:付款申请人填写资金支付申请单,注明支付金额、用途等,附上相关合同或协议,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报财务负责人审核,最后由合伙企业负责人审批。
-重大财务事项:由相关部门提出方案,经财务负责人审核后,提交合伙人会议审议批准。
五、资金管理
1.资金筹集
-合伙企业根据经营需要,合理筹集资金,确保资金的及时供应。资金筹集方式包括合伙人出资、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
-合伙人应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及时足额缴纳出资,出资方式可以是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
-如需向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手续,签订借款合同或债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