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docx
文件大小:41.15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6.91千字
文档摘要

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址]

3.工程规模:[建筑面积、层数等相关规模数据]

4.结构类型:[如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等]

##二、安全技术交底目的

确保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工种作业人员能够熟悉并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三、安全技术交底依据

1.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

2.行业标准和规范,如《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

3.本工程的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

##四、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基础工程

1.土方工程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挖土前要对周围环境进行查看,确认安全后再进行作业。

-机械挖土时,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起重臂和挖斗下方严禁站人,严禁人员进入挖土机作业半径内。

-人工挖土时,前后操作人员间距不应小于2~3m,堆土要在1m以外,并且高度不得超过1.5m。

-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离现场,如需要在坑边堆放,应距坑边1m以外,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m。

-在有支撑的基坑(槽)中挖土时,必须防止碰坏支撑,如发现支撑有松动、变形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处理。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2.桩基工程

-打桩前,应对桩架、桩锤、动力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性能良好。

-打桩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严禁在桩锤未打到桩顶时进行回锤或提升桩锤。

-锤击桩施工时,桩锤启动前应使桩帽、桩锤和桩在同一轴线上,防止偏心打桩。

-灌注桩施工时,孔口应设置防护设施,防止人员和工具掉入孔内。

-成孔后,应及时加盖或设置防护栏,防止人员和物体坠落。

-钢筋笼吊运时,应采用可靠的吊具,防止钢筋笼变形或坠落伤人。

-混凝土浇筑时,导管提升应缓慢,防止导管提升过快造成混凝土脱节。

3.基础钢筋工程

-钢筋加工场地应设置防护棚,操作人员应佩戴好防护用品。

-钢筋调直机、弯曲机等机械设备应安装牢固,防护装置齐全有效。

-钢筋切断机操作前,应检查刀片安装是否牢固,运转是否正常。切断时,手与切刀距离不得小于150mm,断料时必须将钢筋握紧,以防钢筋末端弹出伤人。

-弯曲钢筋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钢筋弯曲方向的外侧,严禁站在弯曲机的正前方或侧面。弯曲短于2m或直径大于9mm的钢筋时,应使用套管或钳子辅助。

-绑扎钢筋时,应搭设操作平台,严禁在钢筋骨架上攀登和行走。

-吊运钢筋时,应采用绳索绑扎牢固,起吊点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单点起吊。

-钢筋焊接时,电焊机应接地良好,操作人员应穿戴好绝缘手套和防护面罩。在潮湿地点施焊时,应采取防潮、防雨措施。

4.基础模板工程

-模板安装前,应检查模板及支撑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变形、损坏等情况。

-模板安装应按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确保模板支撑牢固,拼缝严密。

-安装模板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严禁在模板上攀登和跳跃。

-高处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传递工具和材料时应使用绳索,严禁抛掷。

-拆除模板时,应按规定的顺序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拉倒。

-拆除模板时,下方不得有人停留或通过,应设专人监护。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5.基础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钢筋、预埋件等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

-混凝土搅拌机应安装平稳,防护装置齐全有效。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混凝土输送泵管应连接牢固,接头严密,不得漏浆。输送泵管应架设在牢固的支架上,严禁在输送泵管上站立或行走。

-混凝土浇筑时,应设专人观察模板、钢筋、预埋件等情况,如发现变形、移位等情况,应及时停止浇筑并采取措施处理。

-振捣混凝土时,操作人员应佩戴好绝缘手套,不得用振捣器撬拨钢筋和模板。

-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等措施,防止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