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测量理论教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园林测量
2.课程类型:专业技能课
3.授课对象:[具体专业及年级]
4.学分/学时:[X]学分,[X]学时
5.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掌握园林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熟悉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分类,掌握误差处理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测量仪器进行角度、距离、高差等基本测量工作;具备根据测量数据进行计算、绘图和分析的能力;能够运用测量知识解决园林工程中的实际测量问题。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一)课程导入(2学时)
1.园林测量概述
-园林测量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园林测量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园林测量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领域
2.测量基本概念
-测量的基本要素:距离、角度、高差
-测量坐标系: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高程系统:绝对高程、相对高程
3.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测量误差的定义、来源和分类
-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
-误差传播定律
(二)水准测量(6学时)
1.水准测量原理
-利用水准仪建立水平视线测定两点间高差
-根据已知点高程计算待定点高程
2.水准仪的构造和使用
-水准仪的基本构造:望远镜、水准器、基座
-水准仪的使用方法:安置仪器、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3.水准测量的外业工作
-水准点的设置和编号
-水准路线的形式: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
-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和记录要求
4.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待定点高程的计算
5.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水准仪的主要轴线及其应满足的条件
-水准仪的检验项目: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十字丝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的检验与校正
-水准仪的校正方法
(三)角度测量(4学时)
1.角度测量原理
-水平角测量原理:从一点出发的两空间直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
-竖直角测量原理:同一竖直面内倾斜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2.经纬仪的构造和使用
-经纬仪的基本构造: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
-经纬仪的使用方法:安置仪器、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3.水平角测量的外业工作
-测站和目标点的选择与设置
-水平角观测方法:测回法、方向观测法
-水平角观测的记录要求
4.竖直角测量的外业工作
-竖直角观测方法:盘左观测、盘右观测
-竖直角观测的记录要求
5.角度测量的内业计算
-水平角观测成果的计算: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各测回角值的计算
-竖直角观测成果的计算:竖直角的计算、高差的计算、水平距离的计算
6.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经纬仪的主要轴线及其应满足的条件
-经纬仪的检验项目:照准部水准管轴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十字丝竖丝垂直于水平轴的检验与校正、视准轴垂直于水平轴的检验与校正、水平轴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光学对中器的检验与校正
-经纬仪的校正方法
(四)距离测量(4学时)
1.钢尺量距
-钢尺量距的工具和方法
-钢尺量距的精度和误差来源
-钢尺量距成果的整理和计算
2.光电测距
-光电测距仪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光电测距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光电测距成果的计算和改正
3.全站仪及其应用
-全站仪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全站仪的测量模式和操作方法
-全站仪在园林测量中的应用:坐标测量、放样测量
(五)测量误差的处理(4学时)
1.测量误差的分布规律
-正态分布的特点和性质
-小概率事件原理
2.参数估计
-算术平均值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