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含油废水处理工程.docx
文件大小:41.92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5.37千字
文档摘要

含油废水处理工程

?一、项目概述

含油废水是一种对环境危害极大的工业废水,广泛来源于石油开采、炼制、化工、机械加工等行业。其主要特点是含有大量的石油类物质,如原油、重油、润滑油等,同时还可能伴有悬浮物、溶解性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对水体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生态平衡,还会对土壤、空气等环境要素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有效处理含油废水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含油废水处理工程项目旨在针对某特定区域内的含油废水进行集中处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回用或安全排放,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项目处理的含油废水来自周边多个工业企业,废水水质和水量具有一定的波动性。根据前期水质监测分析,废水含油量一般在[X]mg/L-[X]mg/L之间,悬浮物浓度为[X]mg/L-[X]mg/L,化学需氧量(COD)为[X]mg/L-[X]mg/L,pH值在[X]-[X]范围内。

二、处理工艺选择

(一)常用含油废水处理工艺介绍

1.重力分离法

重力分离法是利用油水密度差,使油珠上浮至水面,从而实现油水分离的方法。它包括平流式隔油池、斜板式隔油池等形式。该方法设备简单、运行成本低,但对于粒径较小的油珠分离效果较差,一般适用于处理含油浓度较高、油珠粒径较大的废水。

2.气浮法

气浮法是通过向废水中通入空气,产生微小气泡,使油珠附着在气泡上,随气泡上浮至水面,实现油水分离。气浮法可分为溶气气浮、散气气浮和电解气浮等。它能有效去除粒径较小的油珠和悬浮物,处理效果较好,但运行成本相对较高,且对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要求较高。

3.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油类物质吸附在吸附剂表面,从而达到去除油的目的。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白土、硅藻土等。吸附法对油类物质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去除效率,但吸附剂的再生成本较高,且处理后的废水可能含有吸附剂的残留,需要进一步处理。

4.生物法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物质的方法。根据微生物的生长环境不同,生物法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和兼氧生物处理。生物法适用于处理含有机物较多的含油废水,但对油类物质的直接去除效果有限,通常需要与其他预处理工艺结合使用。

(二)本项目工艺选择依据

综合考虑本项目含油废水的水质特点、处理要求以及经济成本等因素,本项目选用了隔油池+气浮+生物接触氧化+深度过滤的组合处理工艺。

1.隔油池

作为预处理单元,采用平流式隔油池,可去除废水中大部分粒径较大的浮油和部分悬浮物,降低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平流式隔油池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较好等优点,能有效分离出粒径大于100μm的油珠。

2.气浮

经过隔油池预处理后的废水,采用溶气气浮进一步去除其中粒径较小的油珠和悬浮物。溶气气浮能够产生大量微小气泡,使油珠和悬浮物更易于上浮分离,对油类物质的去除效率较高,可将含油量降低至较低水平,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良好条件。

3.生物接触氧化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是一种好氧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在填料上附着大量微生物,使废水在与微生物充分接触的过程中,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分解代谢。该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污泥产量少等优点,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降低COD浓度,同时对部分溶解性油类物质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4.深度过滤

经过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后的废水,再通过深度过滤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悬浮物、细小油珠和溶解性有机物,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回用或排放标准。深度过滤采用多层滤料过滤,如石英砂、活性炭等,能有效截留废水中的杂质,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三、工艺流程详细说明

(一)进水

含油废水首先通过厂区内的污水管网收集至调节池。调节池具有一定的容积,可对废水的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均衡水质波动,保证后续处理工艺的稳定运行。调节池内设置搅拌装置,防止油类物质和悬浮物沉淀。

(二)预处理-隔油池

调节后的废水由提升泵提升至平流式隔油池。隔油池内水流速度较慢,利用油水密度差,使浮油漂浮在水面上,定期通过刮油机收集至集油槽,然后输送至废油回收装置进行回收处理。同时,部分较重的悬浮物沉淀在隔油池底部,通过排泥管定期排出。经过隔油池预处理后,废水中大部分浮油和较大颗粒的悬浮物被去除,含油量可降低至[X]mg/L以下。

(三)二级预处理-气浮

从隔油池流出的废水进入溶气气浮池。在溶气气浮池中,通过溶气系统将空气溶解在水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