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量和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方案
?一、方案概述
本方案旨在对[药物名称]的含量和有关物质分析方法进行全面的方法学验证,以确保该方法能够准确、可靠地测定药物的含量和检测有关物质,满足药品质量控制的要求。
二、验证目的
1.证明所采用的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适用于[药物名称]的质量控制。
2.确认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专属性、线性、范围和耐用性等性能指标符合相关规定。
三、验证项目与方法
含量测定方法验证
1.准确性
-方法:采用标准加入法,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药物名称]对照品适量,分别加入到已知量的供试品溶液中,配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依法测定,计算回收率。
-可接受标准:回收率应在98.0%-102.0%之间,RSD应不大于2.0%。
2.精密度
-重复性
-方法:取同一批供试品,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分别测定,计算含量,考察测定结果的重复性。
-可接受标准:RSD应不大于2.0%。
-中间精密度
-方法:在不同日期由不同分析人员使用不同仪器对同一批供试品进行测定,计算含量,考察中间精密度。
-可接受标准:RSD应不大于2.0%。
3.专属性
-方法: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模拟供试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及辅料溶液),分别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观察各成分的分离情况及杂质峰的响应情况。
-可接受标准: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主峰与各杂质峰应能有效分离,分离度应符合要求(一般分离度应大于1.5);阴性对照溶液应无干扰峰出现。
4.线性
-方法:精密称取[药物名称]对照品适量,用适宜溶剂配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以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线性回归方程。
-可接受标准:线性范围应覆盖规定的含量测定浓度,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9。
5.范围
-方法:确定含量测定方法能够准确测定的浓度范围,一般为标示量的80%-120%。
-可接受标准:在该范围内,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等指标应符合要求。
6.耐用性
-方法:考察不同条件下(如流动相比例、柱温、流速等)方法的适用性,取中间浓度的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
-可接受标准:各条件变化后,主峰峰面积、保留时间等参数的RSD应不大于2.0%,杂质峰个数及含量应无明显变化。
有关物质方法验证
1.准确性
-方法:采用加样回收法,精密称取已知杂质对照品适量,加入到已知量的供试品溶液中,配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依法测定,计算回收率。
-可接受标准:回收率应在90.0%-110.0%之间,RSD应不大于5.0%。
2.精密度
-重复性
-方法:取同一批供试品,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分别测定,计算杂质含量,考察测定结果的重复性。
-可接受标准:RSD应不大于10.0%。
-中间精密度
-方法:在不同日期由不同分析人员使用不同仪器对同一批供试品进行测定,计算杂质含量,考察中间精密度。
-可接受标准:RSD应不大于10.0%。
3.专属性
-方法: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模拟供试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及辅料溶液),分别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观察各杂质峰的分离情况及与主峰的分离度。
-可接受标准: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各杂质峰之间以及杂质峰与主峰之间应能有效分离,分离度应符合要求(一般分离度应大于1.5);阴性对照溶液应无干扰峰出现。
4.检测限
-方法:采用信噪比法,逐步稀释对照品溶液,直至主峰峰高约为基线噪音的3倍,此时对照品溶液的浓度即为检测限。
-可接受标准:检测限应符合规定要求。
5.定量限
-方法:采用信噪比法,逐步稀释对照品溶液,直至主峰峰高约为基线噪音的10倍,此时对照品溶液的浓度即为定量限。
-可接受标准:定量限应符合规定要求,且应能满足杂质定量测定的要求。
6.线性
-方法:精密称取已知杂质对照品适量,用适宜溶剂配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以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线性回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