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卤制品污水处理方案
?一、项目概述
1.项目背景
卤制品加工行业在食品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水,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周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方案针对5吨/天的卤制品污水处理进行设计,旨在实现达标排放,保护环境。
2.污水来源及特点
污水主要来源于卤制品的清洗、煮制、冷却等工序。其特点包括含有较高的有机物(如蛋白质、油脂等)、悬浮物、盐分以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等,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异味。
二、设计依据及排放标准
1.设计依据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业主提供的相关污水水质资料
2.排放标准
处理后的污水需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具体指标如下:
-化学需氧量(COD):≤50mg/L
-生化需氧量(BOD5):≤10mg/L
-悬浮物(SS):≤10mg/L
-氨氮(NH?-N):≤5mg/L
-总磷(TP):≤0.5mg/L
-pH值:6-9
三、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1.工艺选择原则
根据卤制品污水的特点,选择处理工艺时遵循以下原则:
-处理效果好,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各项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运行稳定可靠,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操作简单,便于管理和维护。
-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较低。
2.推荐工艺
综合考虑,本方案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的组合工艺。
-预处理:采用格栅拦截污水中的较大悬浮物,然后通过调节池均衡水质水量,并加入酸或碱调节污水的pH值至合适范围。接着进入气浮池,利用气浮原理去除污水中的油脂和部分悬浮物。
-生物处理:气浮出水进入缺氧池,通过反硝化细菌将污水中的硝酸盐氮还原为氮气,同时去除部分有机物。然后进入好氧池,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一步分解有机物,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好氧池出水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后的污泥部分回流至缺氧池和好氧池,剩余污泥定期排至污泥处理系统。
-深度处理:二沉池出水进入过滤池,通过过滤进一步去除悬浮物。最后采用消毒工艺,如紫外线消毒,杀灭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确保出水达标排放。
四、主要处理单元设计
1.格栅
-设计参数:选用不锈钢材质的格栅,栅条间距为5mm,安装角度为75°。
-作用:拦截污水中粒径较大的悬浮物,如碎骨头、毛发等,防止其进入后续处理单元,造成设备堵塞。
2.调节池
-设计参数:有效容积为10m3,水力停留时间为4.8h。调节池内设置搅拌装置,以确保水质水量均匀。
-作用:对污水的水质水量进行均衡调节,避免因水质水量波动过大对后续处理工艺造成冲击。
3.气浮池
-设计参数:采用溶气气浮工艺,气浮池尺寸为长×宽×高=5m×3m×2m,溶气罐压力为0.3-0.4MPa,气浮时间为20min。
-作用:通过向污水中通入空气并形成微小气泡,使污水中的油脂和部分悬浮物附着在气泡上,上浮至水面,从而实现油水分离和悬浮物去除。
4.缺氧池
-设计参数:有效容积为10m3,水力停留时间为4.8h,污泥回流比为50%。缺氧池内设置曝气装置,溶解氧控制在0.2-0.5mg/L。
-作用:为反硝化细菌提供缺氧环境,使其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硝酸盐氮还原为氮气,去除污水中的氮污染物。
5.好氧池
-设计参数:采用活性污泥法,有效容积为20m3,水力停留时间为9.6h,污泥回流比为100%。好氧池内设置曝气系统,溶解氧控制在2-4mg/L。
-作用: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
6.二沉池
-设计参数:选用竖流式二沉池,直径为4m,有效水深为3m,表面负荷为1.5m3/(m2·h)。
-作用:实现泥水分离,使沉淀后的污泥回流至缺氧池和好氧池,保证生物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浓度,同时使处理后的水澄清。
7.过滤池
-设计参数:采用石英砂过滤,过滤池尺寸为长×宽×高=3m×2m×2m,滤速为8-10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