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化学教学设计范例.docx
文件大小:39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2.96千字
文档摘要

化学教学设计范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变化的概念,掌握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能够准确判断常见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道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经历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过程,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认识化学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化学变化的概念和特征。

-准确判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2.教学难点

-对一些现象不明显的变化(如缓慢氧化)是否为化学变化的判断。

-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化学变化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图片,如钢铁生锈、纸张燃烧、冰雪融化、水的蒸发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哪些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

-结合导入部分展示的图片,讲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例如冰雪融化,只是水的状态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例如纸张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的特征

-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化学变化的特征。

-以纸张燃烧为例,让学生观察纸张燃烧前后的物质变化,发现纸张燃烧后变成了灰烬,灰烬与纸张是不同的物质,即有新物质生成。

-总结得出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发生的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关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

-给出一些具体的变化实例,让学生判断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并说明理由。

-例如:蜡烛受热熔化、蜡烛燃烧、铁水铸成锅、铁生锈等。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判断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三)实验探究(15分钟)

1.实验准备

-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试管、镊子、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等。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实验内容

-实验一: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操作: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大理石,再滴加适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

-引导学生思考: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如何验证?

-学生回答后,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产生的气体,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实验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操作:向试管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再次观察现象。

-现象: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前均为无色溶液,混合后产生蓝色沉淀。

-讲解:生成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3.实验总结

-各小组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

-教师总结:通过这两个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同时伴随着一些明显的现象。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准确判断变化类型。

(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0分钟)

1.展示实例

-展示一些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例图片,如燃烧煤炭取暖、汽车燃烧汽油行驶、电池供电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能量是如何变化的?

2.讲解能量变化

-讲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