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基坑施工方案.pdf
文件大小:197.39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2.77千字
文档摘要

基坑施工方案

一、工程规模及工程特点

合肥市板桥河西岸顶管深基坑工程位于板桥西,从双墩镇规划的

物华路至蔡田铺污水处理厂。该段污水管道主要采用机械顶管施工方

式,本项目是顶管工程配套工程,主要工程量为机械顶管工作井31座,

接收井37座。工作井及接收井的施工方法采用开挖基坑、沉井施工工

艺。因本项目的工程涉及到基坑开挖、边坡支护、基坑降水等方面,

特制定本专项方案。

二、基坑土质情况

①1层杂填土:层厚0.30~3.00m,层底标高29.15~33.23m,褐

灰、黑等杂色,松散~稍密状态,湿,成分较复杂,含大量建筑垃圾,

下部为回填的粘性土,含碎石。

①2层淤泥:层厚0.80~3.90m,层底标高27.53~31.93m,该层

仅分布在水塘范围内,为塘底淤泥,局部为淤泥质杂填土,黑灰、灰色,

松散,软塑~流塑状态,饱和,有臭味,含大量有机质及少量碎瓦片等。

②1层粘土:层厚0.70~1.80m,层底标高27.20~30.84m,黄、

黄褐、褐黄等色,硬塑状态,湿,含高岭土、氧化铁及少量铁锰结核。

②2层粘土:层厚0.60~1.20m。层底标高26.20~29.94m,灰黄

色,硬塑状态,结构细密,含铁锰结核、高岭土,光泽反应不强,无摇

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高。

②3层粘土:该层大部分孔未钻穿,揭示层厚2.20~7.20m,层底标

高21.95~26

1/5

基坑施工方案

.80m,黄、褐黄色,坚硬状态,湿,含高岭土、氧化铁,该层土光

泽反应不强,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

据勘察报告反映:基坑杂填土中埋藏有上层滞水型地下水,该地下

水受大气降水及生活用水渗入补给,无稳定地下水位且水量较小,对本

基坑的稳定性不会造成较大影响。

三、基坑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一)基坑开挖

以测绘单位提供的现场控制轴线及水准点,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放

线定位。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方案一致,并遵循“分层

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要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采用先挖坡

脚的危险作业方式。坑底应保留200~300mm厚基土,用人工挖除整平,

以防止扰动坑底土壤。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均衡开挖,每层高不宜超过

1m。基坑开挖的时间必须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及天气情况确定,基坑开

挖后下道工序应尽快跟上。在现场建(构)筑物附近进行开挖作业前,

必须掌握其结构和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机械作业;机械作业

影响建(构)筑物结构安全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经验

收确认后,方可进行机械作业。在基坑用机械进行开挖作业时,机械

设备的作业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作业,工作人员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

一般大于2.5m;多台机械同时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弃土应

及时运出,如需临时堆土,或留作回填土,堆土坡脚至坑边距离应按

挖坡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类别确定,应与基坑边保持一定距离:土

质良好的基坑要距坑边1米以外,堆放高度不能超过1.5米。

基坑施工方案

(二)、基坑安全防护

开挖前,基坑四周应用彩钢板设置防护拦,安全标志、警示牌、

警示灯等安全设施应齐全。当基坑开挖时,由我单位专业测量人员对

基坑的变形及周边建筑进行严密观测。基坑开挖时应注意土壁的变化

情况,如有发现有土体裂痕或边坡部分坍落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土

方的开挖,待查明原因后及时进行加强支撑或改缓放坡等方法处理。

同时密观察支撑的稳固性和边坡的变化。施工人员上下深基坑时要

有专用爬梯,不应踩踏土壁及其支撑上下。采用机械挖土方式时,严

禁挖土机械碰撞支撑。挖土机械和车辆不得直接在支撑上行走操作。

施工过程中,严禁利用支护结构支搭作业平台、挂装起重设施等。如

需在在基坑边堆放弃土,应考虑堆土附加侧压力。如遇大暴雨等恶劣

天气,对土质较差易发生塌方的基坑边坡采用花雨布遮盖边坡土体的

方法来确保边坡的稳定。

(三)、基坑排水

放坡开挖时应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降排水措施。基坑开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