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吊洞施工方案.docx
文件大小:40.74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3-26
总字数:约4.47千字
文档摘要

吊洞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具体工程名称],位于[工程地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吊洞作业是一项关键环节,主要涉及到厨房、卫生间等有管道穿越楼板的部位,需对预留洞口进行封堵处理,以确保楼板的防水性能和结构完整性。

二、编制依据

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

3.《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

4.本工程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

三、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防水密封材料:选用优质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密封胶等,确保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粘结强度。

-填充材料:采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其膨胀率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填充后与楼板结合紧密,无收缩裂缝。

-其他材料:如橡胶止水条、塑料套管等,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2.工具准备

-电动工具:电钻、搅拌机、振捣器等。

-手动工具:铁锹、灰桶、抹子、锤子等。

-测量工具:水平仪、经纬仪、卷尺等。

3.人员准备

-施工人员:安排专业的防水工、混凝土工、管道工等,所有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技术人员:配备专业的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过程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

四、施工工艺

1.洞口清理

-管道安装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将洞口内的杂物、灰尘等清理干净,确保洞口周边平整、无松动。

-对于洞口周边的油污,应用有机溶剂进行清洗,直至干净为止。

2.基层处理

-在洞口周边楼板基层上涂刷一道聚氨酯防水涂料,厚度约为1.5mm,涂刷应均匀,不得有漏刷现象。

-待防水涂料干燥后(一般约24小时),铺设橡胶止水条,止水条应安装牢固,不得扭曲变形。

3.支模

-根据洞口尺寸制作模板,模板应采用木质或钢质材料,尺寸应准确,表面应平整。

-将模板安装在洞口周边,用木方或钢管进行加固,确保模板牢固可靠,且与楼板基层接触紧密。

-在模板底部预留排气孔,间距不宜大于1m,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气体排出。

4.填充混凝土

-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应按设计配合比进行配制,搅拌应均匀,坍落度控制在50~70mm。

-将混凝土分层浇筑至洞口内,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0mm,用振捣器振捣密实,直至表面泛浆。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模板及止水条的情况,如有变形、移位等现象,应及时处理。

5.表面处理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用抹子将表面压实抹光,使其与楼板表面平整一致。

-在混凝土终凝后(一般约12小时),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保持表面湿润。

6.防水施工

-待填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一般约7天),拆除模板,对洞口周边及表面进行清理。

-再次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厚度约为2mm,涂刷范围应超出洞口周边不小于200mm,确保防水效果。

-在防水涂料干燥后,用密封胶对洞口周边进行密封处理,密封应严密,无裂缝、孔洞等缺陷。

五、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吊洞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吊洞填充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无蜂窝、麻面、孔洞等缺陷,其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吊洞部位的防水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渗漏现象。

2.一般项目

-洞口清理应干净,基层处理应符合要求。

-模板安装应牢固,尺寸准确,表面平整。

-混凝土表面应平整,无明显裂缝,密封胶密封应严密。

六、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成立质量管理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制定质量管理目标和计划。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培训,提高质量意识。

2.严格材料检验

-材料进场时,应检查其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不合格材料应及时退场处理,严禁使用在工程中。

3.加强过程控制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操作,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技术人员应加强现场指导,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4.做好质量验收

-吊洞施工完成后,应按规定进行质量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工程